字號:

新聞分析:如何看待中國四季度8.9%的經濟增速

時間:2012-01-18 07:22   來源:新華網

  國家統計局17日公佈數據,2011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比上年增長9.2%,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長8.9%。四季度經濟增速低於9%,引起了外界的高度關注。

  “GDP當季(增速)8.9%,全年9.2%,這個速度不低。”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説,中國經濟增速在正常區間。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強調,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不是增長速度問題,而是品質和效益問題。增長速度適度回落,有利於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有利於使投資、出口、消費三大需求的關係更加協調。

  去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幅度其實小于外界預期,顯示出經濟日漸走穩。12月份當月,工業同比增速甚至比上月反彈了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也比上月反彈了0.8個百分點,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速也反彈了0.9個百分點,宏觀經濟重要先行指標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也反彈到臨界點之上。

  種種跡象顯示,從去年10月底提出宏觀政策預調微調以來,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對衝經濟增速的回落。

  “如果國民經濟能夠保持8.5%至9%的增長速度,物價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控制,方式轉變得比較快,結構調整的力度比較大,很可能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宏觀經濟的總體格局。”馬建堂説。

  他認為,去年GDP的逐季回落也有主動調控的因素在內,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宏觀調控轉方式、調結構的總體要求。

  “十二五”期間,中國確定的經濟發展目標是7%,這意味著未來中長期中國經濟增長更加強調轉變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在某種程度上説,我們對經濟發展速度從過去的10%左右適當回落一點,是有準備的。”馬建堂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説,土地、勞動力、資源環境的綜合成本上升,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儲蓄率下降,中國經濟增長中長期的潛力會適度收窄,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放慢也要平常心看待。但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沒有完結,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改革開放力度加大會帶來效率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會大於以往,中國“十二五”期間不會出現中長期增長潛力的拐點。

  去年中國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全年物價控制在了5.4%的總水準,同時民生不斷改善,在國際金融危機深度影響仍在繼續的背景下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常不容易”。

  然而,2012年無疑將是極其複雜、極具挑戰性的一年。從外部環境看,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乏力,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從國內看,2012年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難度增大,物價調控取得積極成效但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壓力猶存,部分小微企業資金緊張、生産經營仍然困難,結構調整雖取得了重要進展,但節能減排的形勢依然嚴峻。

  馬建堂説,國際國內的環境都為2012年的經濟運作增添了許多不確定性,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要把困難想得更多一點,把應對的措施想得更加週到一點。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基本格局沒有變化。從中長期看,中國仍然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加快發展階段,經濟發展仍處戰略機遇期;從短期看,內需增長仍然穩健;從調控手段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仍有一定空間。

  綜合國內多家機構和多位專家對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判,全年經濟增速會不低於8%,有可能在8.5%左右。

  “對2012年的中國經濟發展應該充滿信心。”馬建堂説。(王希、劉錚、付子英)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