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經濟:增長歸理性 回落應無恙

時間:2012-01-18 08:09   來源:光明日報

  9.7%、9.5%、9.1%、8.9%——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逐季回落。如何看待這種回落?這是健康的回歸還是下行的開始?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發佈2011年的經濟數據時,也澄清了不少對中國經濟的誤解,表達了對中國經濟運作足夠的滿意和信心。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的增幅回落?

  適度回落不必驚慌

  主動調控初見成效

  經濟內生動力增強

  從2011年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一些曾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力量在削弱:全年基礎設施(不包括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與供應)投資51060億元,比上年增長5.9%,增速比上年回落14.3個百分點;汽車類銷售增長14.6%,增速比上年回落20.2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4.9%,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8.0個百分點,比上年回落5.7個百分點……

  同樣,由經濟日報社中經産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共同編制的2011年四季度中經産業景氣指數也表明:2011年四季度,10個行業中,裝備製造、家電、石油、鋼鐵、化工、乳製品6個行業的景氣度呈現溫和回落態勢,水泥行業景氣指數持平;只有有色、煤炭、服裝行業景氣指數稍有回升。

  “增長態勢回落和增長速度放緩”,這是人們對2011年中國經濟的直觀評價。但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連用了三個“不容易”解讀和評價了這種運作態勢:

  國民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同時物價調控又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這兩個變化結合在一起,應該是“非常不容易的”;此外,物價逐步趨穩,結構繼續優化,民生不斷改善,取得這樣一個成績“非常不容易”;再看看2011年的國際大環境,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仍在繼續,發達經濟體復蘇步履艱難,新興經濟體增速回落和物價上漲交織在一起,而中國經濟仍有9.2%的增長,物價控制在了5.4%的總水準,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馬建堂強調,2011年GDP的逐季回落,總體上符合中國“十二五”期間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是中央主動調控的結果。從中長期看,“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是7%,中央更加強調轉變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從2011年的經濟情況看,中央把控制物價擺在宏觀調控的首要位置,所以採取了相應的宏觀調控措施。儘管GDP的增速在逐季回落,即便是第四季度8.9%的速度,也仍然在一個正常的區間。中國經濟能夠保持8.5%-9%的增長速度,物價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控制,方式轉變得比較快,結構調整的力度比較大,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宏觀經濟的總體格局。

  馬建堂以大家最關注的房地産調控來説明,保持中國經濟的內生性增長,適度回落是正常的。2011年無論是房地産投資,還是房地産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其增幅都比2010年增幅有較大回落,這意味著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取得明顯成效,投機性、投資性的購房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儘管這些主要指標在回落,但依然是正增長,房地産投資2011年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0%,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4.9%。這就説明,房地産調控一方面取得了成效,另外一方面依然對中國經濟是一個正面推動力量。

  與此同時,中經産業景氣指數也表明雖然十大行業總體發展態勢在回落,但運作情況比較健康,不管是企業的利潤還是帶動的就業都很正常。現在規模以上企業用工增長9.1%,高於歷史平均水準5個百分點——就業形勢良好,也表明調控是成功的,回落是適度的。

  正是這樣,既要解決當前突出的問題,又要調整深層次問題,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運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2011年黨中央、國務院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