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分析:在微信大山下,易信為何能火?

時間:2013-08-21 09:48   來源:網易科技

  易信成了這兩天網際網路最熱的話題。從8月19日10點正式發佈至20日上午10點,24小時內易信用戶數量突破100萬,發佈首日易信即登上蘋果商店應用排行榜總榜第三、社交榜第一,超越微信、微博。眾多的網友蜂擁而至,讓易信團隊有點措手不及。

  在微信把持五億用戶的先天優勢下,姍姍來遲的易信為何還能這麼火?筆者認為一是其開放性,二是這個産品真心不錯。

  誰都不希望自己家門口只有一家肉鋪。8月19日,網易攜手中國電信隆重推出移動通訊社交産品“易信”,意欲打破此前騰訊微信在移動社交領域的壟斷地位。

  易信和微信競爭的背後,是國內兩大網際網路公司中最知名的産品經理——丁磊和馬化騰之間的對決。若干年前,在PC端IM産品一役中,“網易泡泡”輸給了QQ,丁磊歸咎於當時缺乏經驗,“悶頭做、不開放”。這一次,易信顯然是有備而來,在易信的産品發佈會上,丁磊將矛頭直指微信的軟肋“壟斷”,在他看來,至今騰訊堅持不做互聯互通,“故意不把通訊協議開放出來,是對整個通訊市場的壟斷”,而易信將打造開放平臺,核心代碼也會與合作夥伴共用。

  一款不開放的壟斷産品,和具有壟斷文化特質的市場環境不無關係。縱觀當下國內網際網路的三大山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無不身陷壟斷之雲遮霧罩最深處。想當年,騰訊正是依賴其發端于IM的通訊産品構建了一個龐大的QQ帝國,將用戶深鎖其中,大發其財。直到3年前騰訊在和360安全産品一戰中逼迫用戶二選一,引發眾怒,馬化騰才意識到騰訊公司産品文化中壟斷基因的危險性,開始導入開放機制。

  開放不開放,當然還是要看用戶體驗。前不久微信5.0發佈,被折疊的微信公眾號和遊戲平臺導入,還是讓人們感到了騰訊磨刀霍霍、準備“收割”的影子。毋庸諱言,微信的用戶體驗如今離張小龍最初的“簡便”設計原則似乎正越來越遠,有人擔心:變得愈加臃腫的微信會不會提前進入“收割季節”?

  從這一點來看,易信進入市場的時機並不晚。根據網易第一産品經理丁磊的説法,之所以有易信,是網易主動找中國電信尋求合作的結果。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電信的做法,不甘於電信業淪為“管道”角色,有壯士斷臂求生的勇氣,也有引入網際網路基因靈活創新的智慧。基礎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增值服務商+開放性的産品平臺,這樣的充滿開放性的産業合縱連橫案例,在如今暮氣沉沉的IT業界並不多見,甚至可稱開風氣之先。

  在産品本身,易信為何能吸引用戶紛遝而至,這兩天總結的文章已不少,話音清晰、免費短信、免費固話手機留言、免費表情、基於通信錄倒入好友等原因各有提及。其實筆者認為根本原因這是個用網際網路思維、以開放情懷去做的産品。

  在用戶體驗方面,剛發佈的易信也有著這樣那樣的不滿意之處,吐槽者也不少。但對易信這樣這個新生兒,人們應該有更多的期待。已有人開始暢想,有中國電信的“管道”,有網易海量從資訊到娛樂的“雲服務”(未來網易會將其從資訊、有道詞典、郵箱服務、雲音樂等資訊産品納入其中),有易信這樣的移動社交産品“端”,易信為什麼就不可以在前端更加開放些,將搜狐、360、UC等盟軍的産品服務整合進去?在未來的固話移動通訊整合(FMC)方面,中國電信為什麼不可以借機會創新客戶體驗,推出全新的用戶通訊社交體驗産品?甚至可以大膽設想,網易是否將來也推出自己的“叮叮”或者“三石”型手機?創新總是在産業融合之際發生,易信的未來我們有更多的期待。

  一家肉鋪永遠只會扮演“老大哥”角色。就像我們家門口那家肉鋪店老闆一樣,他的眼神裏總是閃爍著“你愛買不買”的狡黠姦猾。易信和微信在平臺開放性上的鬥法,如果放到一個更長的時間刻度上去觀察,對於將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在演進方向和趨勢上的影響,將會被賦予更積極的意義。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