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假洋品牌在現實中遭遇到圍追堵截,但在網際網路上,“歐典”式騙局卻無處不在。當時PPG官方網站Yesppg.com的文字也同樣表示,PPG中國是全球母公司、位於特拉華州的PPG在華投資的全資子公司,運營總部在上海,即批儘管假洋品牌在現實中遭遇到圍追堵截,但在網際網路上,“歐典”式騙局卻無處不在。而且,他們的成本更低、風險更小,也更容易掩飾。YesPPG的“神奇”故事,也許可以為我們揭開國內電子商務的層層灰幕。
北京的黃小姐很驚詫地發現,長期轟炸媒體的“PPG”廣告最近變得“謙虛”了。儘管廣告密度不減,但去年9月它們所標榜的一些生猛詞彙卻不見了。
她依然清楚地記得當時那些詞彙所帶給她的震撼:“全球領先的消費品直銷商”、“聞名全球的PPG代表作”、“秉承美國優良的製衣工藝”、“1973年起暢銷全美的經典款式”……那些廣告詞以及異常精緻的圖片無不令她相信:這是一家來自美國的男性服裝直銷企業。
而且,當時PPG官方網站Yesppg。com的文字也同樣表示,PPG中國是全球母公司、位於特拉華州的PPG在華投資的全資子公司,運營總部在上海,即批批吉服飾(上海)有限公司。
這些資料看起來都沒有問題。然而,黃小姐隨後的購物經歷卻令她至今後悔不已。
去年年底,出於對PPG廣告的信任,她在PPG網站為丈夫購買了兩件免燙襯衫。衣服送到府後,黃小姐發現顏色與廣告差別較大,做工粗陋,不由大失所望。更料不到的是,在水洗之後,這兩件襯衫還會脫色。
“因為洗過不能退貨,所以沒有任何辦法。”7月初,自認倒楣的黃小姐向《財經時報》訴説了她的委屈。她説,兩件PPG襯衫價格超過500元,品質卻不如超市裏幾十元的産品。如此強烈的反差,令她對PPG的國際身份産生了強烈質疑。
“和歐典地板一樣,這大概又是一個假洋品牌。否則很難理解廣告和産品為什麼差別這麼大。”黃透露説,“最近網上揭露PPG內幕的文章也很多。PPG廣告詞調整大概也和這些壓力有關。”
實際上,持有黃小姐類似觀點的網友不在少數。過去兩年,網上指責和懷疑PPG的聲音此起彼伏,然而,圍繞在PPG頭上的光環卻越來越亮。PPG到底是家什麼樣的企業?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消費品直銷商”,PPG為何會引起眾怒,為何又受到追捧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神奇軌跡
從2005年10月創立至今,PPG從默默無聞一躍而成為電子商務的巨頭,這樣的神奇故事多少有些令人瞠目結舌。
一些數據顯示,目前PPG擁有員工500人,每天銷售的服裝數量超過1萬件。與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雅戈爾襯衫去年每天1.3萬件銷量相差無幾。更令人稱奇的是,PPG沒有任何形式的門店、廠房和流水線,只有3個小倉庫;而雅戈爾的零售網點超過1500多個。
這種將産品交給其他工廠OEM、將銷售放在網際網路和電話的模式,僅依靠轟炸廣告和訂單管理的商業模式獲得了極大成功。最近一段時間,PPG甚至被某些媒體視為“輕公司”的典型代表。
2006年下半年,風險投資商TDF和JAFCO Asia宣佈向PGG聯合投資。2007年4月,美國KPCB風險投資公司加入第二輪投資。這兩輪投資規模接近5000萬美元。
同時,PPG在全國媒體的廣告投入也攀至歷史新高。據悉,2007年5月份PPG在媒體的廣告投放費用接近1000萬元,遠遠高於此前的300萬元/月。一時之間,訂單蜂擁而至,PPG業績也達到歷史最高點。
而且,借助持續廣告轟炸所産生的宣傳效應,以及有效的網際網路直銷模式,PPG的成長神話還有望繼續。PPG高層日前更預測説,2007年PPG全年營業額預計達10億至15億元,相對於2006年同期,其營業額增長了50倍。
PPG的神奇發展軌跡,也讓其背上了“將戴爾模式移植服裝業”的美譽。一時之間,PPG的呼叫中心、電話訂購、零庫存、廣告轟炸等因素也一一被貼上神聖標簽。
“歐典”式宣傳
然而,這些輝煌並不能掩蓋PPG一直存在的涉嫌虛假宣傳的事實。
記者獲悉,批批吉服飾(上海)有限公司的前身為上海佩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金僅為50萬,法人為李繼光,實際控制人則是其子李亮(David Lee)。這是一家上海典型的家族作坊企業,並不存在任何外資背景。2006年,該公司還有因惡意拖欠廣告費而被上海某廣告公司告上法庭的不良記錄。
此前,更有網友調查發現,PPG網站Yesppg。com以及其姊妹網站PPGcentral。com均存在大量抄襲國際知名服裝直銷網Gap。com以及其公司網站Gapinc。com的現象。但很快,PPGcentral。com被關閉,Yesppg。com上涉嫌抄襲的所有圖片也被一一換下。這一事件加重了網友對PPG真實身份的懷疑。
2006年下半年,出於拋掉歷史包袱的考慮,李亮計劃註冊了一家新的公司,也就是現在的批批吉服飾(上海)有限公司。此時,風險投資商的介入也為李亮提供了契機。
“拿到融資後,李亮還在美國註冊了一家所謂的母公司,只是比他們宣傳的要晚了整整一年。而且,這個母公司也和歐典所謂的德國總部一樣,基本是個空殼。”一位熟悉PPG的人士向《財經時報》透露説。
據他介紹,2007年,在資本方的強烈要求下,PPG也在有意淡化其跨國企業的背景,並強調自己是中國本土的男裝襯衫直銷企業。
然而,記者暗訪發現,PPG的電話銷售依然喜歡將美國獨資公司的身份挂在嘴邊。7月12日,一位男性銷售代表在電話裏告訴記者,他們的PPG來自美國,與生産塗料聞名的美國PPG工業公司同屬一個母公司。然而,當記者詢問母公司網址時,該銷售代表卻以“不清楚”為由予以回絕。
記者隨後致電美國PPG工業公司在華投資的PPG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一位女員工向《財經時報》證實,YesPPG與他們並無任何聯繫。“很多人都打電話問我們,後來我們也諮詢過律師,只是涉及不同行業,而且證據不明顯,我們很難告他們侵權。”
這種“傍”洋品牌的模式也令一些知道真相的網友感到憤慨。一位購買過PPG襯衫産品的網友認為,歐典地板當年因為沾上“德國”兩字,可以賣2008元/平米的天價,而PPG則通過“全球領先的消費品直銷商”、 “1973年起暢銷全美的經典款式”等宣傳,也把襯衫賣到一個好價錢。這兩種方式異曲同工,都是愚弄消費者的行為。
創新模式依然值得肯定
儘管身陷假洋品牌的輿論指責,産品品質及退貨服務也一直遭受用戶詬病,然而,“PPG神話”在暴露國內電子商務灰幕的同時,也給業界同行帶來了不少驚喜。
“我一直關注這個網站的模式。儘管爭議很大,但PPG的生意模式依然給中國電子商務指出了新方向。”一位投資人士告訴記者,PPG如果能在産品和服務上提升品質,補足在運營及管理上的漏洞,它的未來將不可估量。
該人士認為,PPG的成功首先在於它選擇了一個容量巨大但需求未被滿足的市場——男性襯衫;其次,PPG的網路直銷和電話直銷的模式徹底顛覆了傳統服裝業渠道,具備極強的可擴張性;再次,PPG的行銷方式儘管有許多不當之處,但其産品設計、價格定位,以及廣告創意、媒體選擇仍不乏可圈可點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