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第三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11月18日正式開館,展期為3個月。此次盛會以“花開兩岸,合作雙贏”為主題,被參觀者稱讚為“臺味”十足的展會。
隨著漳臺農業合作的不斷升溫,兩岸在農業合作上也有了巨大的發展,此次展會也迎來了臺商的熱情參與。展廳中來自臺灣的農業展品和現代都市家居農業最為引人關注。
11月18日,秋雨綿綿不絕,但東南花都“熱度”不減,與場館外零星打著傘步履匆匆的行人截然不同的是,6個室內展廳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常,人們在百花爭艷、花香四溢的花都內,或駐足觀光,或採購招商,品味著屬於自己的那份歡樂。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尚未踏入一號展廳,便已有聲聲靈動之音伴隨著清揚抒情的音樂飄進耳中,入得廳中,追隨著聲音的源頭,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面由13688盆仙人球組成的長28米寬5.7米的花墻,花墻的中央有著一個偌大的LED螢幕,螢幕上播放著花卉展區主題宣傳片《花之韻》,片中的動漫花仙子向遊客們講述著百花的故事,活靈活現描繪出人花和諧、人文和諧、人居和諧的美妙意境。[點擊進入]
為了吸引遊客,本屆農博會 花博會期間將舉辦“遊花博 中大獎”大型抽獎活動,凡是憑票入園的遊客均有機會抽得2套樓中樓、65部轎車、600個臺灣遊等等。
本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 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由農業部、國臺辦、國家林業局、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是“花開兩岸 合作雙贏”。報名參展的企業有1000多家,其中來自臺灣的企業有200多家。博覽會將秉承“花開兩岸,合作雙贏”的辦會主題,求精、求新、求效,努力辦成突出對臺、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現代農業展會。[點擊進入]
面積3000平方米的“臺灣真品館”,人頭攢動,絡繹不絕的人流似乎成了展會的一個風向標。
古坑咖啡、黑糖塊、果麥碎片、豆豉…來自臺灣的農特産品積聚,讓大陸的民眾可以近距離領略臺灣風味。
閩臺兩地享譽盛名的制豉工藝運用的是中國傳統的手工工藝的,來自臺南雲林的川伯看到展會的回頭客,讓他大呼每次參展都收效良好。去年參會的交易額和前年相比,成長2倍。可是川伯並不滿足於此,他説,除了賣産品,博覽會的舞臺同樣也是一個展示傳統工藝的舞臺。[點擊進入]
以環保為理念的“現代都市家居農業”由福建省農科院數字農業研究所研發。數字農業研究所鄭回勇博士告訴記者,“這兩年看到一些都市人開始在家裏種菜,大多是出於好奇新鮮,他們不知道選什麼樣的菜適闔家裏種,也不知道如何種,自己在家裏種菜成活率低且有可能破壞家裏的環境。”於是,數字農業研究所建了一支專業化的團隊開發都市陽臺、露臺的系列立體栽培技術。[點擊進入]
本屆農博會、花博會上,來自臺灣“五都”十七縣的150多家農會和企業,帶來了2000多種臺灣地道農産品亮相臺灣真品館。鳳梨酥、蓮霧、高粱酒、高山茶……琳瑯滿目的臺灣特色産品幾乎涵蓋了所有食品種類,吸引了觀展者駐足觀看和購買。
正在選購臺灣産品的陳女士説,臺灣産品的包裝很精美,産品的口味和閩南地區很接近,她相信臺灣産品在大陸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以“人文、地理、觀光、文化、農産品”為主題的臺灣真品館,突出兩岸合作特色,由臺北花博會策劃團隊參與整體策劃,多家臺灣農會、漁會、農業合作社聯合社以及臺灣蘭花産銷發展協會等相關機構(團體)參與聯辦。[點擊進入]
漳臺緯度相同,生態環境相似。漳州市是全國最早設立對臺農業交流合作載體的地區之一,全市已相繼設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海峽兩岸水産品加工集散基地、海峽兩岸花卉集散中心等國家級對臺農業交流合作載體。
一年一屆的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已連續舉辦12屆,成為全國性經貿盛會,備受矚目。枇杷節、青梅節、茶文化節、咖啡節等涉臺農業展會形成各縣特色,而且形成常態化的經貿活動。目前,全市累計設立臺資農業企業1043家,總投資17.97億美元,合同臺資額15.23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8.97億美元,是全國農業利用臺資最多的地級市。[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