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結果
單價刷新北京及全國紀錄
北京中原地産市場總監張大偉表示,該地塊26.3億元的最終成交價格溢價率達40%,扣除回購房面積,最終成交樓面價約為4.42萬元/平方米。這一樓面價不僅排名北京住宅類地塊的第一名,在全國也是第一。“在已知的全國住宅類地塊中,還未出現過比這更高的價格。”張大偉預計,該地塊項目的銷售價格可能達8萬-10萬元/平方米。鏈家地産分析師陳雪也認為,如果考慮到政府回購房以及各種建安、財務、管理成本,該地塊的項目成本將接近6萬元/平方米,因此未來項目開盤價格肯定在8萬元/平方米以上。
一家參與競標但與該宗地擦肩而過的房企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對該宗地的心理價位是控制在4萬元/平方米以下、回購房控制在4000平方米以內,“否則這塊地就不太好做”。該人士認為,以中赫的開發經驗來看,把這塊地做到盈利是沒問題的,預計最終銷售單價為八九萬元/平方米。
業內看法
拍賣結果不具指標性意義
業內人士表示,萬柳地塊這麼高的出讓價格並不具有指標性意義。
張大偉告訴記者,北京土地市場的高溢價還是個別現象,而且大部分是一些非住宅類的小地塊,市場對此過度解讀可能會影響購房者恐慌性入市,而實際上,雖然房價已經止跌,但大漲的可能性依然很小,購房者還是應該保持理性。
海澱區政府部門表示,萬柳地塊被確定為六郎莊搬遷平衡資金用地,該用地入市交易後的可支配收益將全部用於六郎莊村的搬遷整治工作。
場外看點
人民日報奉勸央企退出
事實上,萬柳地塊在成交之前已引發熱議。昨天,《人民日報》的“人民時評”欄目刊發題為《央企應推動樓市健康發展》的評論文章,告誡央企勿參與北京萬柳地王爭奪。
文章稱,參加萬柳地塊爭奪的央企,雖然都被允許將房地産作為主業,但在調控關鍵期,央企參與“地王”爭奪恐怕不合時宜,因為這不但會對市場起到不良的示範效應,而且可能被市場解讀為房地産調控放鬆的信號,影響整個房地産調控的大局。央企開發商們應該積極協助政府搞好調控,而不應該只盯著自己的賬本,“調控樓市的決心仍然十分堅定,這種決心不僅要靠領導人來傳遞,還要靠央企帶頭落實。”
央企保利地産臨陣脫逃
也是在昨天,保利地産突然宣佈退出與融創地産組成的聯合體,不再參加北京萬柳地塊土地拍賣。
保利地産在為此發佈的聲明中稱,“公司接到大股東中國保利集團通知,由於目前正值房地産調控關鍵時期,根據國家對房地産調控政策要求,考慮到北京萬柳地塊的情況,保利地産正式退出與融創地産組成的聯合體,不再參加北京萬柳地塊土地拍賣。”
在保利地産退出之前,萬柳地塊現場競價曾被推遲。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變數均與該宗地的出讓時間和價格相關,當前房地産調控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該宗地以何價格成交,將會直接影響到公眾對房地産市場的判斷和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