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藁城農超對接"變味" 菜農抱怨賠本賺吆喝

時間:2012-06-12 15:08   來源:中國廣播網

  石家莊北國超市事業企劃處處長王若惠告訴記者,超市要高標準選擇蔬菜品相、品質,結賬時的損耗在所難免。對於超市無法消化合作社龐大的蔬菜産量,王若惠表示也很無奈:

  王若惠:剛開始雙方需要一個磨合期,我們能夠賣多少,就需要多少。如果都能夠解決它多餘的産量,也不太容易。

  需進一步暢通農超對接渠道

  超市銷售蔬菜需要品種多,但每一種需要的數量少,而農業合作社的蔬菜品種少、單品種産量大。雙方的錯位使得農超對接難以無縫化。目前河北省共有300多個蔬菜類農業合作社,大都規模小、分散,目前針對合作社規模小、資金少,市場資訊不對稱的情況。

  河北省農業廳蔬菜局局長張保起:第一,推動合作社之間聯合,兼併和重組,合作社變企業,走企業化道路;第二,利用現有的農超對接合作社,不同産品之間合作,把貨帶進去;第三就是網上配貨調配,必須考慮用現代化手段裝備産業。

  據了解,農超對接是國外普遍採用的一種農産品生産銷售模式,目前,亞太地區農産品經超市銷售的比重達70%以上,而我國只有15%左右。河北省75%的農産品是通過批發市場流向市場。張保起表示,目前,河北省農超對接還處於起步階段,對接規模不夠大、對接關係不夠穩、扶持政策不夠完善,並沒有真正解決農民賣菜難問題。要真正實現農超對接,不僅要推動農民合作社生産走向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還要進一步暢通農超對接的渠道。

  其實,“農超對接”從本質講,是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産和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能對接起來。也就是説,市場上需要什麼,農民就生産什麼,而不是説農民收穫之後再等人來買。或許,我們可以想想,該怎麼樣做,才能提前把更多的市場信號告訴只在田間地頭下功夫的農民朋友,來創造一個最便利的環境。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