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人平均GDP“富裕”真相:投資多消費少

時間:2012-02-27 09:07   來源:新京報

  投資過多消費過少

  專家認為,北京大量財富的增長體現在非居民福利方面,老百姓實際收入和福利少,每人平均GDP很高,但百姓的實際感受有差異。

  “房地産也屬於第三産業,北京目前應當先解決房價問題。”袁鋼明指出,中關村就是北京經濟發展的方向之一。服務業要朝著高科技、有生産力,有效率的方向發展。

  2011年,北京市生産性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産業引領作用明顯。資訊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産業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于秀琴表示,在結構方面,北京的經濟結構將出現比較大的變化,今後將更加注重第三産業發展,包括資訊産業和文化産業等。

  袁鋼明認為,每人平均GDP普遍用於衡量各國間經濟發展水準。但如果看大城市排名,需要綜合多項指標。包括居民收入水準、生活成本等。

  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29萬元,大約為每人平均GDP的40%。“每人平均GDP接近富裕國家,老百姓卻覺得自己窮,收入水準比發達國家差很遠,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袁鋼明説,北京每人平均GDP達到中上等國家水準並不代表北京市民的生活品質也達到了這樣的水準。

  袁鋼明稱,北京大量財富的增長都體現在非居民福利方面。物質財富投資在公共財物、市政建設等方面。比如城市基礎設施或其他投資。老百姓實際收入和福利少,所以北京每人平均GDP很高,但百姓的實際感受卻有差異。

  “總體來説是投資過多,消費過少,而消費中政府消費過多,居民消費過少。同時價格不合理也是造成百姓感受差異的原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房地産價格。”袁鋼明説。(記者 李蕾)

  - 案例

  電信從業者轉戰文化創意産業

  轉做網際網路廣告服務商,公司成立5年,年營業額達兩億元

  經過2011年的爆髮式增長,北京隨視傳媒當年營業收入達到了兩億多元。

  “我們屬於創新型企業,又有風投參與,肯定是有上市計劃的。”隨視傳媒首席運營官薛晨説,公司的架構是國內上市的架構。2010年8月,隨視傳媒完成由浙江報業集團領投的第二輪融資,融資金額5000萬元人民幣。

  隨視傳媒是網際網路廣告服務商。薛晨稱,因為喜歡創新,同時認為文化創意産業還有很多領域沒有開拓出來,做電信和通信的她跨行轉入這個行業。

  “我們是偏技術型的公司,在技術和數據的基礎上,分析告訴客戶什麼類型的廣告能獲得最好的效果和收益。”薛晨説,2006年入行時,很多同行都沒有想到技術可以幫助文化創意産業更好地盈利。

  如今公司成立5年多,年營業額已經有兩億多元,220多名員工,其中三分之一在公司負責做技術。薛晨覺得企業一成立就開始了高速發展,基本上每年都在翻倍增長。

  “我們的毛利率是25%-30%,行業基本都是這個狀況。”薛晨説,廣告公司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偏技術型的是這個水準,傳統的偏媒體購買型的公司毛利率比較低,大概在5%-10%,但是規模更大些。

  “網際網路領域的熱錢比較多,很多有聰明才智的人就往這個行業涌。”薛晨説,熱錢是給行業帶來高速發展的一個原因。

  文化創意産業在發達國家GDP中佔有較重分量,國際大都市尤其如此。近年來,政府對文化創意産業加強了扶持力度。“我們廣告技術發明還得過政府的高科技獎金。”薛晨介紹,雖然幾十萬元的獎金不高,對處於扶持階段的企業也是很好的鼓勵,公司也在爭取各種優惠政策和政府的激勵機制。

  “中國文化創意企業跟歐美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這兩年發展挺快,如果有很好的成長環境,是會整體高速發展的。”薛晨希望政策上能夠給中小企業再減輕一些稅務負擔,對中小企業員工的個稅也給予優惠政策。(李蕾)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