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閩臺生物技術合作助漳州成綠色食品生産基地

  時間:2011-12-02 09:39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漳州12月1日電 (林國瑞 劉永明)作為兩岸農業合作密集區的福建漳州,借力閩臺生物技術合作成果,在當地大範圍推廣應用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成為大陸重要的果蔬、茶葉綠色食品生産基地。

  海峽兩岸(漳州)農業綠色防控人才技術交流會1日在漳州舉行。漳州市副市長趙靜會上説,針對當地病蟲害危害果蔬等農作物生産嚴重情況,當地組織閩臺專家整合多項生物技術與成果大力推廣應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漳州是典型外向型農業大市,大宗農産品毛豆、大蔥、紅蘿蔔、西蘭花等出口到日本、歐美及東南亞等國。2006年,日本出臺《肯定列表制度》對漳州市農産品出口造成較大影響。為更好應對新形勢,2008年始漳州組織閩臺專家整合多項生物技術與成果,在長泰縣、平和縣共580畝果園內開展以益蜂治理實蠅、以益螨治理害螨、以益菌治理害菌的生物防治綜合技術示範工作,大力推廣應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據了解,該項目實施近4年來,示範面積從2008年的500多畝擴大到2011年的10萬畝,開展技術示範的農作物有柑桔、蜜柚、楊梅、香蕉、楊桃、茶葉、水稻等,覆蓋漳州的長泰、龍海、漳浦、雲霄、詔安、南靖、平和、華安等8個縣(市),使農作物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水果收成數量、品質都有很大提高。

  尤為突出的是,自2008年起實行有害生物綠色防控、化學品使用監督指導、農殘檢測等一系列技術措施以來,“世界柚鄉、中國柚都”漳州市平和縣至2010年已連續3年出口歐盟蜜柚産品農殘實現零通報。中國第二大鐵觀音茶生産基地華安縣通過2010年啟動的“閩臺(漳州)農業生物技術示範區建設”,建立38個茶園病蟲綠色防控示範片,面積12600畝,示範輻射面積10萬畝,基本形成一套適合茶葉生産的綠色防控技術。

  參與防控的兩岸專家認為,針對病蟲害使用生物防治的技術措施科學可行,對降低農殘、提高果實品質起到良好作用,生態、社會效益顯著,可以在生産上大面積示範推廣。(完)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福建港口前10月貨物吞吐量超過3億噸       首個兩岸傳媒人才交流培訓機構在廈門揭牌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