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花好月圓——兩岸文物精品邀請展”在福建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與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聯合舉辦,活動包括“兩岸文物精品邀請展”、花藝表演、專題演講3個部分。
“花好月圓——兩岸文物精品展”共展出臺灣收藏家陳中皇先生與泉州收藏家收藏的文物精品300多件,展品年代從新石器時期的良渚文化至民國初期,包括宮廷器物、民間民俗文物,有來自臺灣少數民族的珍貴文物,也有當年出自閩臺工藝大師之手的力作。
其中,臺灣少數民族檜木漆器香道櫃,原屬於某部落貴胄,雖然時間不到一百年,但已是存世珍稀之物。此外,元代青花龍紋玉壺春瓶,南宋官窯佳器葵口修內司官窯杯、明代大書法家晉江人張瑞圖草書五言古詩立軸、清乾隆間任臺灣道兼提督學政楊廷理撰文為在其任上輔佐臺灣社會穩定做出貢獻的晉江人郭雍所作的墓誌銘,以及臺灣特産交趾陶等。這些閩臺先輩遺傳後世的文物,折射著閩臺文化的光輝。
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理事、收藏家陳中皇先生表示,中秋月圓是團聚的時刻,此次舉辦兩岸文物精品展也是突出兩岸特別是閩臺淵源,展品中有許多都與閩臺有著緊密的聯繫,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文物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展覽來使人們感受到兩岸之間深厚的血脈情緣。
福建省文物局局長鄭國珍表示:“閩臺文化同根同源,舉辦兩岸文物精品展以及為使文物‘活化’而進行的中國傳統花藝表演活動,這種充滿濃濃鄉情和文化氛圍的交流活動必將有利於推動未來閩臺文化進一步深度融合。”
據悉,本次活動除了展出兩岸的精品文物外,還將有來自臺灣的花藝專家楊秋霞、曾惠珍、王愛珠、陳美碧等與福建花藝專家共同表演“中華花藝古典插花藝術”。下午並舉辦由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永川先生、臺灣收藏家陳中皇先生主講的“中華花藝之美”專題學術講座。(林永傳 郭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