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福建上百陶瓷企業面臨歐盟高額反傾銷稅

  時間:2012-11-21 10:58    來源:福州晚報     
 
 

  近日歐盟發佈公告,決定對原産于中國的陶瓷食具徵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最高為58.8%。記者昨天採訪了解到,我省有近200家企業將受影響,其中涉案的六成企業都將被徵收最高稅率,不少企業由此可能將退出歐盟市場。

  歐盟發佈公告決定對原産于中國的陶瓷食具徵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為17.6%至58.8%,實施期限為6個月。其中398家應訴企業的稅率為17.6%至31.2%,未參加應訴企業的稅率為58.8%。這意味著,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將面臨最高稅率,我省也不例外,將有六成涉案企業被徵收最高稅率。

  今年2月16日,歐盟委員會公佈對中國陶瓷餐廚具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11年全年。據統計,我國涉案金額達7.29億美元,涉及陶瓷企業超過2000家。這是繼去年歐盟瓷磚反傾銷後又一起針對陶瓷産品的案件,也是一次影響範圍最大、涉及金額最大的中國陶瓷行業反傾銷案。

  福建陶瓷企業也未能倖免。省外經貿廳的統計顯示,我省涉案金額為4213萬美元,涉及企業189家,其中涉案金額超百萬美元的企業有近10家。

  為了應對歐盟的反傾銷調查,我省有關部門分別在福州、廈門、泉州、德化召開4個片區企業座談會。同時,相關商會、協會紛紛牽頭,組織企業抱團應訴。最終我省有60余家企業參與應訴,並共同委託律師提起了行業無損害抗辯。

  省外經貿廳有關人士表示,這意味著我省還有120家左右的陶瓷企業將面臨最高稅率。據了解,平時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日用陶瓷所徵關稅稅率為13%左右。依據歐盟相關流程,對中國陶瓷進口關稅問題的投票將在明年5月進行,最終結果的有效期可長達5年。

  業內人士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可考慮採取産品多元化的方式,比如轉向生産藝術陶瓷,或者積極開拓國內市場,以此繞開出口障礙。(本報記者 謝充靈)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海峽號”首次舉行海上大型搜救綜合應急演練       閩四季度將再分配保障房1.5萬套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