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福建提出10個方面31項有力政策舉措穩物價保民生

  時間:2010-12-22 16:50    來源:福建日報     
 
 

31項舉措穩物價保民生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精神,近日,福建省政府出臺《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準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通知從大力發展農副産品生産、穩定農副産品供應、搞好農副産品流通、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做好煤電油氣運協調和生産資料供應保障、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強化價格監測預警和監督管理、做好支援“菜籃子”工程的金融服務工作、切實落實“米袋子”和“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完善商品市場供應保障工作機制等10個方面,提出了31項有力政策舉措。

  大力發展生産 加大市場供應

  發展生産,加大市場供應量,是穩定物價的基礎。

  大力發展農副産品生産。今年冬種蔬菜面積擴大到450萬畝,明年全年蔬菜播種面積擴大到1000萬畝;加強生豬生産基地建設,鞏固生豬存欄和出欄規模,重點抓好100家萬頭以上省級標準化商品豬示範基地建設,扶持6家年出欄10萬頭以上的生豬特大型養殖企業的建設;鼓勵、支援蛋雞場和奶牛場建設,提高禽蛋和牛奶自給率;實施畜禽良種補貼,切實提高良種覆蓋率;在改造10萬畝標準化水産養殖池塘的基礎上,2011年至2013年再完成15萬畝標準化養殖池塘的改造;2011年新建、改造300個省級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其中:生豬基地132家、蔬菜基地125家、蛋禽基地43家。各市、縣(區)也將建立一批本級的副食品調控基地。

  穩定農副産品供應。加大“菜籃子”商品市場投放力度,價格漲幅過大時組織應急調入,迅速增加上市;增加一批經營“菜籃子”商品的便民網點,增設一批菜農早市,減少中間環節,方便生産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完善主副食品儲備,確保省市縣三級糧油儲備規模到位,落實小包裝成品糧油儲備;按照全省保持6個月銷量建立地方糧食儲備,大中城市及糧油價格易波動地區,落實可供市場10天的小包裝成品糧油儲備;完善省市縣三級豬肉儲備制度,省級常年儲備生豬活體2萬頭,市縣兩級按城市7天消費量搞好豬肉(生豬)儲備。

  從源頭入手做好煤電油氣運協調和生産資料供應保障。交通運輸、鐵路部門要優先保障電煤、成品油、糧食、副食品等重點物資的運輸;安排好全省電力生産供應,保障“菜籃子”生産基地、冷庫、商業企業正常生産和人民生活用電;確保全省電煤庫存保持在15天以上的合理水準,做到全省重點火電企業不因缺煤而停機;加強全省各地成品油資源的整體優化平衡,增加柴油資源投放,敞開供應;追加1.6億千瓦時優惠價格的電量,保障冬儲化肥用電,確保完成今年省級化肥冬儲 120萬標噸和農藥儲備4000噸任務。

  搞好市場流通 強化調控監管

  按照通知要求,福建省將從3個方面搞好農副産品流通。一是促進農産品産銷對接,省級和各設區市建立農産品産銷對接工作機制,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組織2至3場農産品産銷對接活動,特別要注意加強大中專院校食堂與“菜籃子”生産基地的對接。二是推進市場升級改造,2010年至2011年重點扶持150個集貿市場(生鮮超市)標準化改造項目、4500個農家店建設項目、50個配送中心項目,500個社區便利店項目。加快縣以上城區生豬定點屠宰場的改造建設工作,穩步推進設區市所在地城區肉品品質安全資訊可追溯系統建設。三是降低農副産品流通成本。繼續實行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産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的“綠色通道”政策,免費通行的範圍擴大到全省所有收費公路(含橋梁、隧道);免費通行車輛裝載的鮮活農産品品種,新增馬鈴薯、甘薯、鮮玉米、鮮花生4種農産品。各市、縣(區)要對蔬菜等生鮮農産品運送貨車發放特別通行證,允許其24小時進城通行,方便停靠,降低運輸成本。

  搞活流通,更要保障品質安全重點抓好糧油、肉品、蔬菜、水産品和副食品等食品安全,加強食品品質監測,加大對上市肉類、蔬菜、水産品等的監督抽檢的頻次和力度。

  穩定市場價格 保障困難群體

  通知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大價格監測頻次,密切跟蹤居民生活必需品及生産資料的市場供應和價格變化;加大對近期價格上漲較多商品的價格巡查力度,發現苗頭性、傾向性、突發性價格上漲問題,及時啟動價格應急監測機制。

  要積極穩妥實施價格改革和調控,審慎出臺政府調價項目,能夠延期的儘量延期實施,必須出臺的把握好調價的時機、節奏和力度;政府制定價格時,應充分考慮社會承受力,完善配套措施,將價格調整對市場和群眾生活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通知還對特殊群體提出了保障措施。包括: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對重點優撫對象和革命五老人員、城市低保對象按每人每月20元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對農村低保對象和五保對象按每人每月10元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通知要求,保持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基本穩定。按照隸屬關係,根據當地物價水準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對大中專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貼。繼續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資助,增設勤工助學崗位。經貿、農業、教育部門要建立高校大宗主副食品主渠道供應機制,保證供應。學校要進一步落實學生食堂“零租賃”,産權屬於大中專學校所有的學生食堂大型設備配置、更新,主要由學校承擔,對因市場價格波動造成經營困難的學生食堂,學校應減免或部分減免水電費。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