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獲批即滿週年。這片環繞渤海達487公里、陸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的中國沿海地區最後的處女地,被賦予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重化工業轉型升級的國家戰略任務,亦閃耀著中國沿海整體崛起的榮光。
“工業文明和現代文明反覆證明,沿海是生産和交換效率最高的地方,誰先做沿海的文章,誰就能獲得發展。”河北省委省政府諮詢委員會副主任薛維君認為。
自2006年開始,中國沿海地區北至遼寧沿海經濟帶,南至海南國際旅遊島,超過10個沿海區域發展規劃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河北沿海是整個中國沿海最後的處女地。
河北沿海地區,是指該省秦皇島、唐山和滄州三市所轄行政區域。該地區海域面積達7000平方公里,佔整個渤海面積的一成左右。
與起步早、發展成熟的中國東南沿海相比,毗鄰京津的河北長期受“虹吸效應”制約,且過於倚重資源型産業,加之受歷史沿革影響,以致造成“沿海無海”的尷尬局面,成為中國沿海板塊經濟刺目的“塌陷區”。
2011年10月27日,這片曾經失意于中國沿海版圖的區域終獲垂青,國務院對河北沿海地區的戰略定位為,環渤海地區新興增長區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産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國重要的新型工業化基地、中國開放合作的新高地以及中國北方沿海生態良好的宜居區。
在薛維君看來,河北向海發展,“衝擊的是小農意識、內陸封閉的意識和自然經濟的不合作行為。”
“聚集著中國10%的鐵礦資源、10%的海鹽儲量,老牌的重化工基地,天然深水大港等,河北沿海兼具資源稟賦、工業基礎、基礎設施、港口等優勢。”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璐稱,與長三角、珠三角相對,河北沿海地區是面向華北、西北的門戶,其發展將牽引沿海周邊和廣大中部區域的整體發展。
當沿海其他省份因成本、土地、資源紅利殆盡而紛紛向內地轉移産業時,河北沿海地區正躊躇滿志,逆勢崛起。“發展速度遠比想像中要快。”河北省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顏廷標曾多次前往河北秦、唐、滄三地調研,敏銳地察覺到變化超過了預期。
被視為河北沿海地區兩大增長極的“曹妃甸區”和“渤海新區”,聚集了包括能源、化工、港口運輸等多個重大項目。在過去的一年裏,曹妃甸工業區手握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3個,投資額達912億元;渤海新區招攬億元以上重點項目313個,總投資8048億元,成為引領中國迴圈經濟發展的示範區。
據河北省官方發佈的數據,河北沿海地區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市城鎮人口已經達到853萬人。過去一年時間內,儘管整體經濟低迷,該省沿海三市生産總值同比增速仍達11.7%至12.3%,均高於河北全省水準。此外,三市市區完成生産總值佔所有設區市的47.2%;全部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23.3%,佔設區市的41.1%;吸納就業人員佔所有設區市的37.8%。
如今,曹妃甸已從昔日4平方公里的小沙島,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鐵礦石接卸港。黃驊港綜合港區吞吐量已破億噸,到2015年將達到3億噸以上,到2020年將突破5億噸。屆時,這個曾經在中國沿海“貌不驚人”的小港將躋身現代化、多功能綜合大港之列。
但在陳璐看來,港口建設是一項經年累月的工程,目前“一切還只是剛剛起步”。
“面對佔據先機的其他省份,河北沿海要真正實現‘後來居上’,還需找準定位、走差異化發展路線。”顏廷標認為,競爭不可避免,降低成本、拓展岸線資源、提升通關服務品質等,將是爭取有利競爭地位的途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