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棚改:211萬低收入民眾的“大喬遷”

時間:2012-10-11 08: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夏天聞不到垃圾臭味,冬天不用燒煤、堵窗戶縫,住在寬敞的樓房裏,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今年告別棚戶區、搬進新樓房的遼寧省丹東市民張桂玲這樣對記者説。

  近7年來,像張桂玲一樣從棚戶區喬遷新居的民眾,在遼寧省已有211.4萬。

  遼寧省的棚戶區問題由來已久,大部分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建造的簡易房,主要集中在撫順、本溪、阜新、朝陽北票等煤炭産區。據統計,到2004年底,該省有近160萬人居住在棚戶區,總面積達632萬平方米。

  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品質差、每人平均建築面積小、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環境衛生差……當地棚戶區的居住條件十分艱苦。

  “那時候住的平房四面漏風,一到冬天就冷得要命,不光要穿著棉大衣,還得點煤爐。”如今已住上高樓的張桂玲回憶起當年居住在棚戶區的歲月時,仍對穿墻而來的寒風記憶猶新。

  正是在2005年的寒冬中,當地政府開始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這個堪稱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棚改”工程讓百萬棚戶區居民從此有了盼頭。

  棚改過程中,當地執行者雖曾有過困難、遇過挫折,但多年的棚改實踐還是讓他們探索出一條中國式的“棚改”之路。

  “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王向學介紹説,創新的工程組織體系與工作機制讓沒有商業價值的棚戶區土地也能在政府的操盤下成功改造。

  而在籌集資金上,“政府補一塊、政策減一塊、企業籌一塊、個人掏一塊、市場掙一塊、銀行貸一塊、社會捐一塊、單位幫一塊、工程省一塊”的9個“一塊”棚改籌資法讓資金得到有效整合。

  遼寧省撫順市民王滿紅的家鄉近年來陸續建起了高樓住房,但她家的收入水準卻買不起一套能容下全家人的新房。“是政府的‘拆一還一’政策讓我們全家圓了樓房夢。”王滿紅説。

  調查顯示,遼寧省在棚戶區居住的民眾有近七成是下崗失業人員,近五成是城市低保人員。基於此,當地政府推行了王滿紅所説的“拆一還一”即“拆遷一平方米舊房,回遷一平方米新房,不收差價”,以及“超面積部分一般只交成本費”、“先上樓、後交費”等一系列特殊政策,以最大限度地減輕低收入群體的負擔。

  經過近7年的努力,一排排嶄新的高樓替代了原來的小平房、爛泥塘,曾在棚戶區生活多年的當地居民陸續告別了“蝸居”生活。

  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10日對外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遼寧全省已累計改造棚戶區2910萬平方米,建設了4402萬平方米回遷樓,改善了70.6萬戶、211.4萬人棚戶區居民的居住條件。

  如今,遼寧省正借鑒“棚改”的成功經驗,全面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各類保障性住房,進一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

  “通過‘十一五’期間的棚戶區改造和各類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建設,已有一百多萬戶城鎮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改善。”王向學説,預計到“十二五”期末,遼寧省完成保障性住房累計將超過200萬套,全省城鎮居民住房保障覆蓋面將超過20%。(完)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