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中西部及東北經濟增速首次全面超過東部

時間:2010-12-14 09:51   來源:新華網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13日在昆明透露,過去5年裏,中國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速度首次全面超過東部地區經濟增速,這標誌著中國長期以來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區域發展增長格局從東部地區“一馬當先”,向中西部地區全面加速、各區域協同並進轉變。

  杜鷹在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地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區域發展差距擴大化趨勢被遏制,得益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調整。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確立的是“區域均衡發展戰略”,全國各地工業體系佈局均衡發展,這在發展了內陸地區工業基礎的同時,犧牲了東部地區的發展優勢;改革開放初期,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中國確立了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非均衡發展戰略”,這在大力促進東部發展並帶動全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也使地區發展差距逐漸拉大,東部地區發展速度持續領先於中西部地區。

  據統計,1978年-2000年,東部地區經濟增速比其他地區至少快2個百分點以上。在差幅最大的“八五”時期(1990年-1995年),東部地區經濟增速比其他地區高出5個百分點。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的相繼實施,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十五”期間(2001年-2005年),東、中、西和東北地區GDP增速分別為12.60%、11.05%、11.36%和10.88%,區域增長差距趨於縮小。

  2005年,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確立了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保持東部快速增長的同時,加快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發展速度,逐漸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市場機制不僅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而且從區域經濟角度看,有利於充分發揮不同區域的比較優勢,促進區際間比較優勢的互補和交換,進而形成區域經濟功能化,最終實現國民經濟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十一五”(2006年-2010年)以來,隨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東部地區“一馬當先”的增長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2007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首次超過東部地區;2008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全面加速,均超過東部地區的增長水準;2009年這一態勢繼續保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同比分別增長12.6%、13.4%和11.6%,比東部地區分別高出1.9、2.7和0.9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和東北地區GDP增速均超過東部地區增速,預計全年仍繼續快於東部地區。

  杜鷹指出,正是在“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指引下,不僅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提速了,同時社會事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就業與社會保障等民生事業加快發展,財政投入西部教育經費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攻堅計劃如期完成,辦學條件、師資合格率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明顯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明顯成效,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杜鷹説:“過去5年,中國確立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四大板塊的發展重點和主體功能更加明確,各區域立足自身比較優勢,形成了定位清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更加協調的區際關係正在形成。”(記者 趙大春)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