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産品本地保有制度 改革創新“熨平”市場波動

時間:2012-12-21 11:10   來源:新華網

  上海人愛吃綠葉菜,“一日不見青,兩眼冒火星”。如今,上海平均每消費10公斤綠葉菜,有9公斤是上海本地生産。

  穩定農産品價格,必須縮減無效、低效的中間環節,建立産銷半徑的有效配置。為此,上海長期堅持農産品本地最低保有制度。上海市農委主任孫雷説:“在保有制度的背後,是互相銜接的農業農村組織和管理機制改革創新的支撐體系。”

  “最低保有”讓人“心不慌”

  今年,農業部召開的全國性都市現代農業現場交流會,選擇在上海。作為全國農業形態中一個大類的都市現代農業,上海走在了前列。

  農業專家説,都市農業當然應該是“精而美”的,與都市的風貌功能相匹配。但它也是“實打實”、“硬碰硬”的,是不可或缺的都市農産品市場供給的“保障線”。

  據相關數據,上海這個特大型城市,日均消費糧食1.6萬噸,蔬菜1.5萬噸,生豬2300噸,所需農産品相當部分依靠外省市支援。但作為農副産品主銷區,上海認為必須保持適度的農産品自給能力,建立本地農産品最低保有制度,以確保主副食品市場供應充足和價格基本穩定。

  為此,上海堅持每年超額完成10億公斤糧食生産任務,自給率達20%。同時,穩定和擴大郊區蔬菜種植面積,確保蔬菜、特別是綠葉菜的生産和供應,目前蔬菜自給率保持50%,其中綠葉菜自給率達90%。

  “組織化農業”與大市場對接

  要做到“保有”,就要有農業組織機制轉型創新的改革保障。從資源稟賦上,上海是“小農業”;但從組織形態上,只要改變一家一戶小規模的分散經營,走“組織化農業”之路,上海的新型農業就能與大市場對接。

  上海本地生産的蔬菜,一半左右能夠實現産銷之間的直接對接。上海浙林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紅衛説,他所在的這個合作社,通過農用地合理流轉,形成了120畝的生産規模。有了規模,就可以逐步擺脫“小戶生産”必然面對的“兩頭叫、中間笑”(中間環節過多、産業鏈獲利不均)的矛盾。如今,合作社的銷路基本都是走農超、農社(社區)等直銷對接的渠道。

  據上海市農委提供的數據,目前滬郊農民專業合作社接近3000家,覆蓋糧食、蔬菜、果林、畜牧、水産養殖、農機服務、休閒農業等多個領域,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8億元,合作社入社農戶和帶動農戶在全市務農農戶中佔到近六成。

  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新型組織形式,還使滬郊農田裏“新來了年輕人”。松江區農委主任封堅強説,在家庭農場裏,年輕的面孔越來越多。在松江石湖蕩鎮的金勝村,30多歲的沈萬英以前在一家鄉鎮的電子企業打工,2年前從其62歲的老父親手裏接過了家庭農場115畝水稻田的經營權,年老的父母退居“二線”,丈夫在休息日可以幫助幹些農活。僅在播種、收割等農忙時節,才臨時請一兩個季節工。

  透明與公開:農民吃上“定心丸”

  “組織化農業”,涉及農用地流轉、各級涉農補貼及扶持政策的落實等多個關鍵環節。上海在全國率先以“制度+科技”為手段,在郊區建立了涉農補貼資金監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資訊管理和農村集體資金、資産、資源“三資”監管三大平臺,讓“每一分財政資金、每一筆集體資産、每一宗農村承包地”都能接受監督,“管好三本賬”。

  奉賢區南橋鎮南渡村村民小組的會計對記者説,農民最樸實,大道理不愛聽,你要説服他,只要實實在在把賬算清楚了,他們的心氣就順了。

  在上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資訊平臺上,專辟了“土地流轉”模組,實時、透明、公開地發佈流出和受讓資訊,對流轉合同進行備份和管理,對合同的執行進行監管。

  在實時平臺中,記者看到,承包農戶可以發佈自己的流出意向,包括所在村組、姓名、面積、流轉方式、用途、意向價格、年限及聯繫電話等詳細資訊。有受讓意向的一方,就可以上這個平臺,尋找中意的流出資訊,在平臺上進行供需配對。如果一個地塊有多家中意,還可以適度合規地競爭,綜合條件較好者先得。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