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國際貿易改革啟動 市場採購體系推行業轉型

時間:2011-12-12 14:52   來源:經濟日報

  就此,義烏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到工商部門登記,就能把企業擁有的動産和股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産變成用於經營的資金,幫助企業緩解技術、人才、資金、行銷等方面的壓力。對企業來説,股權、商標權用活了,無形資産就可以得到有形固化,沉澱的資産也能得以激活。”

  如今,義烏已經成為客商雲集、車輛雲集、貨物雲集、資金雲集之地。伴隨著小商品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商戶對市場功能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拓展融資渠道便是義烏立足市場實際,著力提升市場功能的一個新近舉措。

  根據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提升市場功能是試點的基本要求。方案提出,要通過構建市場綜合服務體系,努力推動義烏市場從單純的商品供應者向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提供商轉變。

  基於這一基本要求,方案對交通物流平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與國際貿易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以及城市綜合服務體系等作出了具體要求。未來一段時間內,以陸路物流、空港物流等為主體的綜合物流體系將逐步完善。

  同時,方案還對完善“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建設國家級小商品品質檢測中心,建立適用義烏市場商品特點和智慧財産權保護機制,建立政府、行業協會、仲介機構和企業“四位一體”的進出口貿易監測預警體系等也作出了相應安排。

  加快産業轉型升級

  從國內到國際,從有形到無形,義烏正在通過構築“市場採購”的新型貿易體系推動整個批發零售行業的轉型升級

  義烏小商品市場究竟有多大?形象地説,如果客人在每個商位前逗留3分鐘,按每天8小時計算,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才能逛完。

  據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義烏市場經營面積達400余萬平方米,商位6.2萬個,有170多萬種單品,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客商雲集在這裡。

  由於義烏市場主要服務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商品採購具有種類多、更新快、非標準化等特點,交易方式呈現單筆規模較小、貿易主體眾多、交易活動頻繁等特徵。因而,在此次義烏的試點方案中,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根據小商品生産和交易的特點,確立“市場採購”新型貿易方式,建立一個以公平市場主體、商品歸類管理、責任追究為主要內容,以“管得住、通得快”為主要特徵的新型貿易方式。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