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期盼浪漫 新郎注重莊重
成家從什麼時候開始,按照法律的規範,從到民政部門領取結婚證書的時候,一對戀人就成為法律上的夫妻。然而,不少人,包括新郎新娘、他們的家人,還有親友,總會等著一個儀式,這個儀式就是婚禮。在古老的傳統裏,當新娘披上紅蓋頭的時候,她才是一個完整的妻子;現在,還有無數的準新娘,期待在家人、親朋好友面前,披上婚紗,宣告,她是人妻,同樣,新郎也期待那一刻,真正成為一個丈夫。
或許,一些人會認為婚禮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儀式。但是,如果真正觀察思考一下,全世界無論什麼民族、信仰什麼宗教、有什麼樣的古老文明或現代文明,婚禮永遠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婚禮儀式的發展,標誌著不同時代的文化特徵。就這一點而言,足以證明文化的傳承是超越很多界限的。
本次調查也表明,有56.6%的受訪者希望自己的婚禮是浪漫的;有52.3%的受訪者認為婚禮應該是莊重的;有39.0%的受訪者坦承自己的婚禮應該是熱鬧的;希望自己的婚禮是獨特有個性的佔35.2%;認為自己的婚禮是奢華的只佔3.9%(見下表)。
雙變數的數據顯示:在選擇莊重婚禮的受訪者中,男性超過女性10個百分點以上;而在選擇獨特個性化的婚禮中,女性也超過了男性10個百分點以上。顯然,男性在婚禮形式的選擇上傾向理智,女性則比較傾向感覺。
受訪者李女士的解釋頗有意思:“婚禮一定是很重要的。哪個女孩不希望成為那個披著婚紗的公主。不過,現在的婚禮太程式化了,親友都希望有這樣的婚禮啊。但是,為了討好女孩子喜歡特別的愛好,很多男生就把這種浪漫和驚喜弄到求婚儀式上啦,什麼地鐵求婚,拉橫幅徵婚,999朵玫瑰求婚。呵呵,這種浪漫在網上又很多啦。是不是啊。不過也是啊,婚禮總是選擇莊重啊,還有到教堂去的呢。 ”
婚房是愛巢 享用一輩子
結婚需要愛巢,儘管有部分新人家庭會和父母居住在一起,但大多數還是會選擇單獨居住。有條件的會把新房購置在父母住房的附近,這樣,既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環境,又能夠相互照應。
首先,受訪者希望自己的新房多大?調查顯示:認為新房在90至100平方米的受訪者為46.0%;認為在90平方米以下就可以的受訪者為27.7%;認為在100至120平方米的為22.4%;認為新房需要120平方米以上的只有4.3%。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受訪者對於新房的面積要求比較高,但是,對於購房的支出卻相對要節儉不少。調查顯示:有24.0%的受訪者表示會拿出50萬元至80萬元來購房;其次是80萬元至100萬元,有20.0%的受訪者選擇此項;位列第三的是100萬元至120萬元,達到15.8%。另外,還有近1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結婚前買房,其中一部分受訪者表示原先已經買了住房,還有部分表示會把新房設在原先居住的老房子裏(見下表)。
綜合結婚的花費,最大的一筆支出是購房。有人算了一筆賬,在上海,購買一套坐落在外環附近,大約80平方米的新房,均價大約在每平方米2萬元,那總價就在160萬元。而本次調查的數據表明,大部分受訪者支出的購房款項,是無法買到他們認為比較合適的新房的。受訪者張先生是位新上海人,他解釋道:“其實,購房是一筆長期支出,我是花了大約60萬元的首付,然後貸款6成,反正結婚以後慢慢還。沒有人會一下子付清房款的。所以,説結婚買房,還不如説是一輩子,至少是20年買房。 ”顯然,按揭貸款是年輕人結婚買房能夠成為可能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