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字號:
可持續農業初探——對農業生産方式的反思

  時間:2005-12-20 13:54    來源:     
 
 

        歷史上農業的成功在於遵循了生物規律和對生物多樣性沒有造成實質性的損害;現代農業打破了生物迴圈的自然規律、簡化了生物多樣性,用人工化替代了自然的無償饋贈,從而使農業從自然和社會兩個方面都喪失了獨立性,變成了一個高投入、高污染、低産出的依附性、弱質化産業。農業的可持續性要求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以生物迴圈為過程,農民具有關心土地生産力可持續性的利益動力。 
   
        地球經幾十億年地質演化和生物進化所形成的自然狀態,是天然合理的。人類在幾百萬年的歷史中,有99%以上的時間是在適應這種自然狀態的過程中進化的,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種越豐富,人類的食物來源就越有保障,採獵時代的人類,天生就是生物多樣性主義者。自一萬多年前農業文明誕生時起,人類開始為了自身的利益去改變這種自然狀態,以使自然適應於人類的需要。從人要適應自然到要自然適應人,這是地質演化史和生物進化史上破天荒的突變!隨著人類改變自然的手段越來越強、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複雜,人類已經充當著與地質演化、生物進化鼎足而三的角色!

        一、歷史上的成敗得失

         一萬多年來,人類前赴後繼地改變著自然,既碩果纍纍,也代價沉重,但要自然適應人的利益目標仍遠未達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卻日趨緊張,甚至連看似簡單的問題,也變得複雜化和更難解決了。

        早期農業對自然的改變本質上是對自然的模倣,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部分人工化,它所遵循的是與自然生態系統同一的“植物生産生物質——人類和動物消費生物質並排出廢物——微生物分解人類和動物的排泄物和遺體,使植物取之於土壤的物質還原于土壤”的物質迴圈規律。這種農業循環系統雖然部分地改變了自然狀態,因為它必然要排斥侵入農田的其他植物和吃農作物的動物,從而造成農田生態系統的簡化——單種化,但在小農經濟時代,小塊農田中的單種化與大片農田的作物多種化是並存的,同時,它仍遵循了自然迴圈規律,並分散地鑲嵌在巨大的自然生態系統中,因而沒有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實質性損害,而且在事實上還充分利用和依賴於生物多樣性來極大地豐富食物構成、制約病蟲害發生。人類歷史上食用的植物曾多達7000多種,其中每種植物又有非常豐富的品種,印度種植的大米曾多達3萬種,直至1959年,斯里蘭卡還種植近2000種大米,19世紀末,北美種植的蘋果有100多種。歷史上的農業在許多地區持續數千年而不衰,既改變了自然狀態,又順應自然規律,從而取得了使自然適應人類需要的成功。

        但是,農業因違反自然規律而造成不可持續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西亞的兩河流域南部,曾孕育了人類歷史上最早最發達的蘇美爾文明,這裡地勢平坦低窪,陽光和水源充足,利於植物生長,但人們發展灌溉農業,地下水位因灌溉而不斷抬升,地表又因蒸發量大和排水不暢,使鹽分在地表不斷聚集;同時,上游高地的森林不斷被砍伐,大量的泥沙不斷抬高下游的河床,洪水期又漫過農田,最終導致南部的鹽漬化和沙漠化,導致自然和社會的兩敗俱傷。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古文明覆滅的原因與此相類似,區別只是這裡上游河谷高地的森林砍伐速度更快更嚴重,蘇美爾人是用太陽曬磚,而這裡是用木柴燒制磚,濫伐森林造成雨季時洪水夾帶著大量泥沙傾瀉而下,抬高河床、漫過平原、吞沒農田和村莊城鎮,人們不斷地築堤防洪、堆土抬高建築物的地基,但土高一尺、水高一丈,經過約l千年與大自然的搏鬥,最後以文明葬身沙海而告終。

        地中海地區是農業違背自然規律造成環境最早衰退的地區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南部歐洲的森林就幾乎被砍伐一空,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山岩裸露、山泉枯竭、河道淤塞、港口廢棄。西亞曾擁有茂密的森林和肥美的草原,但過度的砍伐、開墾和放牧,很快就使森林退化成草地,草地退化成荒漠。北非曾是羅馬帝國的糧倉,過度的開墾和放牧,使南部沙漠迅速北進,曾經是強大帝國象徵的雄偉建築和遼闊領地,很快就被滾滾黃沙所無情吞沒,羅馬帝國的衰落與農業的衰落有密切關係。

        熱帶雨林具有很強的生物質生産力,但在這裡發展高強度的農業則是失敗的。熱帶雨林中的土層薄而貧瘠,有機質主要集中在樹木中而不是土壤中,樹木一旦砍掉,土壤一旦翻開,在暴雨的沖刷之下,不要幾年,土壤和有機質都會喪失殆盡,於是就只好棄耕而讓它自然恢復植被,到另一處叢林中去開墾,如此反覆輪休以求得延續,但在高密度人口的壓力下,愈到後來就愈難以為繼,最後的結局就是環境與社會的崩潰,這就是瑪雅文明衰亡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極有可能是南亞吳哥文明消失的重要原因。據考證,吳哥文明遺址達1000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的紐約城區面積,在熱帶叢林中集中高密度的人口,進行高強度的農業開發,這是不可持續的。戰爭、瘟疫可以重創一個文明,但不會導致對一個地區的長期放棄,造成這種結局的只有環境崩潰而導致整個地區喪失了人口承載力。

        二、現代農業的不可持續

         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並在本質上是不可持續的還是現代農業。自資本主義生産問世以來,人口開始迅猛增長,工業化、城市化和規模化也迅猛發展,至19世紀末,資本主義逐利最大化的市場體系已覆蓋了全球,傳統農業的自然經濟模式也逐步被徹底打破,由自給自足轉向了面向市場生産、面向城市消費,從而使農業的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就自然關係而言,傳統的自給自足農業遵循的是自然的物質迴圈規律,取之於土地的農産品經消費後,以人畜糞便的形式返回到土地,因少量輸出農産品和水土流失而造成土壤中礦物質、有機質的減少,農民通過追加草食動物的糞便、池塘沼澤的淤泥、農田周邊的雜草和枯葉敗葉生産漚肥、草木灰等而得到補充,從而使土地保持著可持續的肥力。但現代農業將農産品的大部分遠銷于城市和國際市場,從而使取之於農田的大部分物質不能返回農田,而傳統的追加有機肥料的方式已遠不能適應現代的規模化經營,從而使農田中的礦物質和有機質迅速枯竭,自然的物質迴圈鏈斷裂。現代農業通過追加無機化肥的辦法來維持農業生産的迴圈,這就改變了土壤結構,破壞了微生物環境並造成水土的污染,同時也把自然過程人工化了。

        就社會關係而言,傳統農業的自給自足為複雜的專業化分工和市場交換關係所取代,逐利最大化的價值追求又使傳統農業的分散化、多樣化生産轉向規模化、單一化生産,從而造成農業生産旁枝叢生、環節百齣,原有的自我獨立性為廣泛的社會依附性所取代。

         現代農業的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的上述變化帶來了一系列問題:規模化的單一種養,使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平衡規律被打破,從而極大地降低了農業的自我穩定性,在自然災害如乾旱和病蟲害面前變得脆弱不堪。19世紀40年代愛爾蘭馬鈴薯就因單種栽培而遭受持續若干年的真菌感染而崩潰,導致大範圍的饑荒、混亂和大規模的移民浪潮。1970年,一種感染葉子使之枯萎的真菌席捲從美國五大湖到墨西哥灣的玉米,使美國南部地區的玉米損失達50%,在一種來自墨西哥的多種原生質的野生基因幫助下,才使這場破壞得以中止。單種培植的農作物依賴化學藥品去殺除因生物多樣化網鏈破缺而失控的病蟲害,既造成病蟲害抗性不斷增強和病蟲害的變異加快,又造成病蟲害天敵的滅絕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從而又加劇了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失衡,使農業陷入脆弱性和依賴性相互加劇的惡性迴圈。同時,農業從種子、肥料、殺蟲劑、除草劑、機械、能源、包裝、倉儲、運輸、加工、銷售等等幾乎所有的環節都要依賴於外部供給,農業的自然和社會獨立性徹底喪失,變成了一個高投入、高污染、低産出的依附性、弱質化、在自然和社會兩個方面都喪失了可持續能力、需要靠化學品支撐和財政鉅額補貼的産業。

        造成上述問題的最深層的根源,是資本主義逐利最大化的市場經濟體制,它把世界的一切都作了複雜事物簡單化、簡單過程複雜化的轉換。地球生態圈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幾千萬個物種共處於一個生物圈中,各展所長,各得其所,在既競爭又協同中共生進化,生物圈中的物質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沒有浪費,沒有污染,迴圈不輟、生生不息,以無限的創造力演繹著無窮的進化。但是,這一切統統被簡化成一個資源庫,它不過是為人類的社會生産提供原料,其價值就是原料在市場中的價格。例如,森林的價值就是它作為死木頭在市場中出售的價格,而它的生態價值、物種價值、觀賞和美學等價值則統統消失了。

        另一方面,它又把簡單的過程複雜化了。農業本質上是一個利用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迴圈規律的過程,是一個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恩賜如免費的太陽能、免費的大森林對小氣候溫濕的調節,免費的物種多樣化的種源提供,免費的天敵制約病蟲害,免費的昆蟲授粉,免費的微生物對廢物分解還原製造的有機肥料,免費的自然迴圈規律源源不斷地提供的礦物質和有機質等等,依靠大自然的這種恩賜,人類可以以較少的勞動獲得豐富的所需産品。但在逐利最大化者看來,自然即等於落後,他們拒絕了大自然的恩賜,在一切可能的地方,都用人工化來取代自然,現代農業因此而被複雜化成一個龐大的人工化系統,因為純粹的自然循環系統是不生産“價值”的,只有把它變成人工系統,人為地投入物質、能量和勞動等等之後,它才能為眾多的利益最大化追逐者提供逐利的舞臺。但任何系統都不能容納最大化,任何最大化都是以最小化為條件的,資本主義企業追逐利潤的最大化是以成本外化和勞動力價格最小化為條件的,於是,現代農業的收益最小化就落到了作為生産者的農民頭上,現代農業的弱質化就牢牢地鎖定在人工化的自然和複雜化的社會關係之中,貧困化就成了農村揮之不去的夢境。

        三、可持續農業的要求

         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需要對現代農業與自然的關係和農業的社會關係兩個方面實行變革,要通過這種變革,形成滿足農業可持續性要求的條件:

        ——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經億萬年地球演化和生物進化所形成的生命系統,其中每一個物種都不能孤立存在,而只能以這個系統的有機構成部分存在,生物多樣性即是現存生命系統的安全性和生物進化的基礎。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引起鏈式反應,大規模的物種滅絕會引起系統的衰退,在這種系統衰退的衝擊中,高等動植物特別是食物鏈頂層的動物比低等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承受力要脆弱得多。人類是不能僅靠少數幾種農作物和畜禽生存的,不可能有替代生物多樣性的技術來確保人類一個物種的安全,因而,即使是從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看,生物多樣性也是人類最不可替代的生存基礎和最有價值的資源。

        ——遵循生物迴圈規律。農業本質上是利用生物規律進行生物生産的産業,其可持續性在於遵循生物的迴圈規律。馬克思早就指出:“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只能帶來災難。”“資本主義生産使它匯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來越佔優勢,這樣一來,它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又破壞著人與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條件。”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因而,取之於農田、消費于城市的農産品,最後必須以有機肥料的形式返回到農田中,而不是以廢棄物的形式被排放到環境中,從而使農業的物質迴圈得以連結,並使農田不被無機化肥、城市不被有機廢棄物污染。

        ——長期穩定土地的經營收益權。只有使農業生産者的切身利益與土地的可持續生産力息息相關,農業的可持續性才能獲得必要的社會動力機制。如果農業生産者的切身利益與土地的可持續生産力相分離,只有短期的土地經營收益權,或只是雇傭勞動者,甚或只是農奴,就不會有農業的可持續性。在歷史上,自耕農經營的土地産出率,要高於靠農奴生産或雇農生産的土地産出率。今天的研究同樣表明,“只有當人力勞動被仔細地耐心地運用時,傳統的和科學的方式相結合才能夠高産。”“在巴西這樣的熱帶雨林,有證據顯示小型的農業系統能夠將穀物的生産、樹木、森林植物和動物結合在一起形成模擬的熱帶生態……有證據顯示經過5年後,這樣的系統能夠生産出高於現代農業或家畜150到200倍的産量……那些採用本地條件種植業的所有者——開墾者們,他們注重於長期性保護土地資源和持續的生産力。”當然,除農民的長期穩定的土地經營收益權外,還有一個適度的土地經營規模問題。

        ——在地球可持續承載力限度內生活。地球的短期承載力和可持續承載力是不同的。短期承載力可以以犧牲生物多樣性為代價,把地球上一切可能的地方都變成農田、菜園、牧場和漁場,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不斷增長的食物需求,但其結果只能是環境崩潰。可持續承載力是確保生物多樣性安全、生物的再生能力和環境的自凈能力都不受損害、非再生資源能持續供給的能力。可持續承載力要遠遠小于短期承載力。在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已普遍遭到人類活動的破壞或干擾、環境污染已遍及全球各個角落、物種滅絕以驚人的速度蔓延的今天,如果還認為仍有剩餘的森林、草地、沼澤可以作為農田的後備資源,人口和每人平均食物消費仍可以不受限制地增長,地球的可持續承載力就必然要被摧毀。在地球可持續承載力限度內生活,既要求要穩定人口的數量,又要求要對食物進行均衡分配,消除饑餓和貧困現象,如果社會長期存在著數量龐大的饑餓和貧困人口,巨大的生存壓力就會壓倒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努力。

        上述四個方面的要求依次是農業可持續性的自然基礎、實現形式、社會動力和基本界限。綜合這四個方面的要求,可以看到農業的可持續性有如下傾向:①農田總面積和其他人工系統要盡可能地小,以使自然生態系統的空間能夠達到保護生物多樣性安全的要求:②種植業和養殖業要遵循生物迴圈規律,構成一個農業迴圈單元,城市要向農田返回有機物質;③小型化、多樣化和本地化的農業迴圈單元鑲嵌在巨大的多樣化的自然生態系統中,充分獲得自然生態系統自我迴圈和平衡的惠顧,以較少的投入獲得可持續的最大産量;④社會具有使農業生産者關心農田生産力的可持續性和通過適度規模經營達到最佳效益的動力機制,農民具有自主性,並在利益的關聯上能自覺地充當自然和社會資源的監護人;⑤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安全的前提下,社會人口以有機食物能夠供養的人口數量為適宜人口數量;⑥人口增加所導致食物需求的增加,不是以犧牲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代價去應對,而是以控制人口增長、提高糧食單産、均衡糧食分配、削減糧食的飼料性轉化,適度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多樣化糧源等等途徑去化解。

(來源:中國科技資訊網)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