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友情連結
重慶臺灣農民創業園
中華食物網
海峽農業網
字號:
農業部:中國本輪糧價上漲非因供求變化所致

  時間:2011-09-29 14: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石岩)“我們認為,這一輪糧食價格的溫和上漲,主要不是供求關係變化所産生的,而是由多種複雜的因素構成。”29日,在談及持續上漲的糧價時,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如是説。

  據農業部監測,8月份,三種糧食(稻穀、小麥和玉米)平均價格為每百斤119.82元人民幣,環比漲0.8%,同比高10.5%。糧食價格持續呈現“溫和上漲”態勢。

  陳曉華分析,造成糧食價格上漲趨勢首先要歸因于成本推動,他援引國家發改委的調查數據稱,2004年到2010年,糧食三大作物稻穀、小麥、玉米的生産成本分別提高了10.4%、10%和10.3%,這些年的糧食生産成本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他認為:“價格要反映價值,這是農産品價格上漲的內在動力。”

  外部因素方面,陳曉華指出,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上漲,也影響著中國農産品的價格變化。他介紹,2008年和2010年,國際糧價普遍上漲,漲幅遠遠高出國內糧食價格漲幅。

  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也曾表示,截止今年年初,中國糧食價格上漲幅度只有國際糧食價格上漲水準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陳曉華補充,近年來,流動性增加、投機炒作衝動的增強,也提升了人們對漲價的預期。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人口的變動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對一些農産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將對農産品價格帶來一定的影響。

  “農産品的價格一頭連著生産者、一頭連著消費者。”陳曉華稱,農産品價格的溫和上漲,有利於更好地調動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從根本上來緩解價格上漲的壓力。同時,由於農産品的價格上漲,會對低收入群體帶來壓力,所以,相應的補貼制度必不可少。

  對於今後一段時期的農産品價格走勢,陳曉華分析,穩定農産品的價格是有能力的、有保證的,然而農産品價格的上漲壓力也是存在的。他認為,糧食的價格由於成本的增加,會繼續保持溫和上漲,但是上漲的空間會非常有限。(完)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陳章良會見臺灣花蓮縣農業參訪團代表       近百名臺灣農民代表參訪廣西 助推農業合作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