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大步走 互補互強

時間:2012-03-13 09:12   來源:臺海網

  度過紛擾不定的臺灣“大選”、萬事暫休的農曆年假後,一度低調的放緩腳步、甚至接近暫停的兩岸經貿交流與開放步伐,在三月終於重新啟動。

  中國時報社論期望,兩岸本于善意與兩岸經濟的繁榮,能有更大的開放與交流,發揮更多的兩岸經濟互補互強的利基。

  大陸兩會召開期間,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表示,今年要擴大ECFA的早期收穫降稅範圍,讓更多的臺灣産品─特別是農産品,銷售到大陸;他期望在ECFA後續服務貿易、貨品貿易談判,能取得實質進展;同時,他也強調在兩岸簽署投保協議後,“我們非常樂意看到更多的大陸企業到臺灣投資發展”,“兩岸經貿關係相信還會進一步發展,這也是我們非常希望看到的事”。

  臺灣方面,除了“金管會”加速核準銀行登陸,同時也確定放寬大陸銀行投資島內金融機構的比例外,“經濟部”也正進行第三波陸資開放的規劃,包括面板、半導體等被認為具“關鍵性産業”,將放寬陸資投資比例的限制。預計在完成評估後,本月即可望定案對外公佈。

  社論説,面對今年多變的全球經濟情勢,特別是歐洲經濟已進入衰退,美國經濟復蘇火苗仍微弱不定的情況,兩岸經濟也各自有本身的挑戰與問題。大陸是今年將放緩經濟成長腳步,是否能“保八”在未定之數─甚至官方主動把經濟目標調降為七.五%;大陸經濟結構的調整仍在起步階段,資産泡沫問題在處理中。而以科技産品為出口大宗的臺灣,則除了面臨歐美經濟走弱、市場下滑的壓力外,更有韓國企業由DRAM、LCD到LED、智慧型手機等各項科技産品上的強力競爭;島內金融業也因長期困于“小又窄”的島內紅海市場,有迫切又強大“不得不走出去”的壓力。兩岸如果能開誠佈公、不要彼此“防這防那”,讓兩岸的經濟與産業做更密切的合作、分工、互補,則對兩岸經濟與産業體質的提升,都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