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發改委在近期連續批復了超過萬億的基建投資項目,被市場解讀為新一輪的經濟刺激計劃再次啟動,這樣的一則消息使得A股的市場信心被提振,並且在上週五強勢反彈,滬市的漲幅是一度超過了4%,雖然發改委出面澄清了基建投資項目是正常規劃,但就在這個時候又有媒體傳出,工信部、發改委等等10個部委的救市規劃上交了國務院並且在下周就會得到批復,這樣的傳聞更是讓市場解讀發改委之前的行動是救市而不是正常的規劃批復,市場紛紛都在猜測誰會接力基建的一個猛炒,基建的這樣一些傳聞也好,救市的舉措也好,是否能夠真正的挽救我們的資本市場?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公司金融係的主任李曜作出評論。
救市真的是錯綜複雜,週五的一根大陽線出來以後,但今天的指數現在已經出現了一個超過1%的回調,而且所有的投資基建的板塊也出現了獲利回吐。股市當中的疲弱態勢不改,現在有傳聞十部委要救市,您認為這樣一個救市的行為在我國的資本市場即使是被動的,您認為是可取還是不可取?
李曜:國內政府干預股市本身是有一個爭議性的話題,在發達資本市場中間一般來説,政府特別是政府和中央銀行不會以股市的變化來調控自己的經濟政策,國內這波行情主要還是在經濟增長我們穩增長的這些政策格局下,我們必須要維持穩定經濟增長速度的情況下,還是要借助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這樣一個傳統思路,因為相比較其他的消費、出口,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還是最為明顯的,這點還是我們之所以採取這些政策的根本原因。
其實政府採取這個政策主要是為了挽救經濟,當然説刺激了市場所謂救市也只是部分媒體的解讀。説到投資對於經濟的拉動的作用,現在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原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總裁林毅夫也是有一個最新的表示,他説擺脫經濟危機需要基礎設施的大規模的投入,也是包含了現在批復很多億的基礎設施建設的發改委的舉動,對於林毅夫的表態您怎麼看,是否也意味著現在基礎設施建設或者投資成為了一個必由的選擇?
李曜: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説,因為我理解我們批復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軌道交通這個為主的項目,因為在我們的中西部或者二線城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能夠對經濟來説比方説節約交易成本,降低運輸成本來提高經濟的增長性。在目前這個階段,發展這些軌道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對整個國家經濟增長是必須的,還是有好處的,但是這是不可持續的。當未來整個國家完善以後,就再沒有這樣的投資項目了,所以這是不可持續的。
林毅夫還表示基礎設施投資的效果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來,比如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政府對於高速公路也是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在當時是飽受了質疑,但是現在來看高速公路早已經是擁擠不堪了,換句話説當年如果不建這些,現在可能是無法想像了。
在08年的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推出了一個四萬億的大規模的刺激政策,現在來看雖然在當時穩定住了經濟的運作,但是也有很多負面的效應,比如房地産泡沫過度的擴大,現在也有一些人跟08年的刺激政策做了一個對比,認為這次所謂的一萬億的刺激政策,也可能會有一些負面的因素存在。另外有的人認為,它的規模很小,不會産生那樣一個明顯的效果,您怎麼看?
李曜:這要看他的投入的效率,有兩個方面來分析。一個是四萬億或者當前一萬億投入進去以後,能不能産生合理的和高效的投資效率,包括中間不能出現腐敗的現象。第二,因為這畢竟是以政府行為在進行投資,不是市場本身的自發的投資行為。還有一個問題,08年四萬億投資以後,除了一些後續的經濟問題,比方説我們貨幣的發放配合四萬億投資發放了大量的貨幣,銀行的信貸也相對來説比較寬鬆,這個導致後續特別是在通貨膨脹方面産生了不良的後果。
現在我們至少從目前來看,這個傳聞畢竟還是個傳聞,包括主持人提到的10部委的事情,發改委的近一萬億的投資是不是真的已經落實了,目前還沒有得到確認,即使得到確認了,還要看貨幣政策是不是能夠給予配合,目前來看,我們今年貨幣政策還是比較偏緊的。
其實現在我們看到從某種角度來説貨幣政策不能説是偏緊,反而是由於實體經濟的疲軟,銀行想放錢放不出去,正好如果有這樣的基建項目出去,銀行是不是也會大規模的蜂擁而上呢?
李曜:這也是我們在觀察的現象,本來預期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這個信號到現在也沒有實現,更不用説降息了。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央行遲遲也沒有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也沒有降息,這個原因就在於目前我們通貨膨脹仍然還有抬頭的苗頭。
這種情況下,央行還是相對來説,沒有採用大幅度提供流動性的一種方式,所以這個綜合起來市場就是在等待,一個是財政政策方面國家發改委的投資項目是不是真的能落實,第二就是要看貨幣政策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基本性的影響貨幣供給量的政策會不會出臺。
回到我們的資本市場上來説,這超過萬億規模的基建投資,暫且不提到底是不是救市。但我們也看到週五它確實對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影響,這樣對A股的刺激余溫究竟能持續多久?今天已經看到基建板塊在進行回調,而且市場紛紛在猜測在基建之後還有哪個板塊會被爆炒,除了基建投資還有沒有能夠拉動經濟的其他的良方?
李曜:實際上拉動經濟的方面就是自身的經濟結構的轉型要從傳統的製造業,當然傳統製造業要加強它的技術升級技術創新能力,另外向一些新興産業包括服務業要轉型,這個過程中間可能經濟增長速度也有所調整,所以真正的項目的板塊如果緊跟這個短暫的資訊來説,一萬億的刺激政策以後,個人覺得産業鏈的上游,除了水泥之外的像一般的一些行業,鋼材、建築業還有一些列車製造行業,煤電相關行業可能會受益,但從根本上講經濟的真正轉型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刺激政策看到的大陽線和今天又回調本身還是説明股市在底部相對下降的通道中間一個提政策所起到的短暫效果。
這樣的一次基建的大規模的投入,有四成是需要地方政府來自己籌錢的,也就是地方財政。另外也有大概近半數是要靠銀行貸款。這兩方面的錢從何而來,他們的風險的把控怎麼看待?
李曜: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我看到一個資訊,原來財政部的市長提出來要允許縣市級政府來為發債主體進行一個發債,現在省級政府有發債的資格,而且發的城投債,這個本身如果是這樣操作,對中國經濟的壓力還風險比較大個人認為,如果從地方政府發債,我們的發債平臺存在著很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