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赴臺遊滿3年 破千萬人遊臺灣指日可待

時間:2011-07-19 11: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千萬人次指日可待

  “今年是辛亥百年,《富春山居圖》合壁展是一次極具歷史意義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很多學生都想去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這幅有660年曆史的名畫,我們推出了臺灣線路。”廣東中山國旅市場總監陳鎔釗接受採訪時説。如今,這樣的赴臺遊早已不稀奇。

  自2008年7月18日正式啟動以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已滿3週年。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17日表示,截至6月底,今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累計超過242.4萬人次,兩岸雙向交流第一個1000萬人次的目標指日可待。大陸已經成為臺灣第一大客源市場。

  作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臺,陸客赴臺遊已經結出纍纍碩果。

  3年來,赴臺遊從“團進團出”發展到“個人自助”,在臺停留時限由10天變更為15天,從大陸部分地區到如今31個省區市全開放,組團社由最初的33家增至目前的164家……

  拉動“鳳梨酥經濟”

  臺灣觀光部門一項統計顯示,在境外旅客來臺購物消費排名中,大陸游客以平均每人每日購物3997元(新台幣,下同)位居第一。據島內測算,截至今年3月,大陸居民赴臺遊已給臺灣創造了32.47億美元的收益。

  大陸游客對臺灣消費經濟的拉動,從“鳳梨酥經濟”中可見一斑。這款臺灣各地隨處可見的傳統糕點,因大陸游客的青睞而搖身變成“小金磚”:2006年,臺灣全年鳳梨酥産值僅15億元,2010年産值已升至250億元,5年間增長逾16倍。

  臺旅會會長賴瑟珍介紹,3年來,觀光産業帶動了民間投資信心,光是旅館新建和更新的投資額便高達1600億元,旅遊巴士業者加速更新購買新車的速度,還有各式特色民宿,都是帶動了臺灣庶民經濟的案例。

  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秘書長許高慶表示,隨著赴臺遊拓展到個人遊,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將迅速惠及臺灣更多的民生産業,“讓更多的民眾得到實惠。”

  旅遊須上“安全鎖”

  賴瑟珍説,臺觀光部門致力於推廣觀光景區“無縫接駁”服務,例如在熱門景點日月潭推出“臺灣好行”套票;從機場、車站及各縣市設立旅遊服務中心,有經過培訓的服務人員為陸客提供旅遊諮詢和資訊服務。

  但對入島陸客來説,他們首要看重的還是人身安全。島內相關部門,也在安全隱患爆發後採取了“亡羊補牢”措施。例如蘇花公路塌方事件後,已在公路沿線架設監視器,並設置關卡,旅行團一進入蘇花公路就會接到路況短信,一旦下雨達到某種程度,就會立即封路。

  不過,在國民黨“立委”郭素春看來,這些還不夠。她表示,看到陸客遊覽太魯閣,對戴安全帽覺得新奇,“但在我看來,覺得很羞恥!”如何摘掉安全帽的同時,能保證遊客的安全,讓他們戴著“安全鎖”,高興來、平安歸,也考驗著島內旅遊業的品質。(記者 王大可)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