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國鎢品進出口貿易形勢分析

時間:2007-05-18 14:11   來源:

  一季度,鎢品出口關稅政策的出臺、實施和走向,成為廣大生産、貿易商關注的焦點,鎢行業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我國鎢品進出口貿易總體呈現平穩的發展態勢。同期比較,鎢品出口貿易開市價格略有走低,市場表現稍有遜色,但未出現異常波動,出口價格一直處於高位小幅振蕩,總體平穩運作,鎢品出口量受控趨穩;國內鎢市場價格趨穩轉強,高位運作,進口價格有所下跌,鎢製品進口量上升,鎢精礦進口量下降。

     進出口總量

        一季度,不含硬質合金,鎢品出口總額2億美元,進口總額0.4億美元,同比均下降了11%,出口凈額1.6億美元;出口鎢品5955.1噸,同比下降6.4%,進口鎢品1509噸,同比下降11%,其中:進口鎢製品396噸,同比上升22%,進口鎢精礦1113噸,同比下降19%,凈出口量4446噸。

        出口鎢酸、偏鎢酸銨、未列名的氧化物、鎢鐵等主要鎢品(金屬量,下同)分別為:255.4、220.8、1149.8、1184.1噸,同比分別上升182.2%,71.8%、22.6%、16.5%;三氧化鎢、仲鎢酸銨、碳化鎢粉、混合料、鎢粉、鎢絲和鎢材等主要鎢品金屬量分別為:430.3、896.7、496.9、725.4、156.0、134.9和195.8噸,分別下降48.5%、16.2%、39.2%、12.3%、3.1%、1.7%和4.1%。鎢品出口總量5955.1噸,同比下降6.4%。

        進口碳化鎢粉、混合料、鎢粉、鎢材和鎢絲等主要鎢品分別為:9.3噸、53.7噸、13.6噸、12.8噸和22.2噸,分別下降43.6%、40.4%、19.5%、65.1%和2.6%,進口廢鎢碎料83.2噸,同比增長1.2%,鎢鐵176.9噸,同比增長17763.8%,鎢精礦1112.9噸,同比下降18.9%,進口鎢品總量1509噸,同比下降11%。

     進出口價格

        受鎢品出口關稅政策出臺和未來政策走向的影響,一季度進出口綜合平均價格均有所下滑,但幅度不大,屬正常波動。

        出口鎢品綜合平均價格33447.4美元/噸金屬,進口鎢品綜合平均價格44184.8美元/噸金屬,同比分別下降5%和6%。進口鎢精礦平均價格18565美元/噸金屬,同比下降7.8%。

        出口價格下滑的幅度小于進口,綜合進出口價格差距進一步縮小,由2003年的進口價格是出口價格的4.44倍縮小到1.32倍,而鎢鐵的出口價格首次高於了進口價,是進口價格的1.5倍。我國鎢品的整體國際競爭力有了很大提高,但鎢材的出口價格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從鎢市場走勢看,一季度與去年四季度比較,出口鎢品綜合平均價格下降4.5%,價格降幅小于一季度同期幅度,與去年全年綜合平均價格比較,只下降3.6%。進入今年1月份出現小幅下滑,2月份探底,3月份反彈,出現小幅上揚趨勢,代表性出口鎢品———鎢絲出口價格出現上揚態勢,仲鎢酸銨和鎢鐵則穩中略有上升。一季度鎢品出口價格總體處於高位走勢,運作平穩。

     進出口結構

        一季度,從進口鎢品看,進口鎢品1509.1噸,其中:進口鎢精礦1112.8噸,佔總量的74%,進口鎢製品396.3噸,佔總量的26%。進口鎢精礦主要來源於亞洲、非洲、加拿大和俄羅斯聯邦,其中:亞洲33.0%,非洲23.0%,加拿大28.0%,俄羅斯聯邦15.0%,巴西1.0%;鎢製品主要來源於西歐和亞洲,西歐58%,亞洲25%,美國17%。

        在396噸進口鎢製品中,鎢鐵量達177噸,佔進口鎢製品的45%,是去年同期的180倍;廢鎢碎料83噸,佔21%,是去年同期的1.44倍。進口鎢品發生了結構性變化。

        從出口鎢品看,主要出口到西歐和亞洲,佔總量的80%以上,其中西歐41.7%,亞洲39.6%,美國15.8%,南美洲2.5%,非洲3.2%,其他0.5%。以出口鎢中間産品為主的格局比上年有所改善,但鎢中間産品依然佔總出口量的60%以上,其次是鎢鐵佔20%,深加工産品鎢材只佔6%。我國鎢産品結構亟待優化升級,提高技術含量和檔次。進出口市場

        國內鎢市場近兩年來價格高位走勢表明,鎢精礦10萬元/噸以上的價格已被上下游企業和貿易商從心理上接受和在實際上認可,已形成鎢原料價格推動下游鎢品價格→鎢品內銷價格推動出口價格→出口價格推動國外價格的鎢市場價格走勢的新格局。國內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拉動了鎢需求保持穩定增長。今年的鎢開採秩序的進一步整規,鎢行業準入的落實以及鎢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落實,將對提升鎢價産生積極影響和助推作用。

        國際鎢市場需求穩定,對鎢價格有很好支撐;一季度國外鎢市場價格穩中有升,國內鎢品出口關稅政策出臺和未來政策走向,從長遠看,有利於保護鎢戰略資源和鎢價格的提升;在國內鎢市場的推動下,國際鎢市場價格趨於穩定是必然的。

        今年國家和地方政府將繼續加大整頓規範鎢開採秩序和鎢開採總量指標控制的監管力度,制定行業準入的配套法規,嚴格行業準入、規範鎢礦開採和鎢資源整合,對控制鎢市場的供應起到了很好的約束,抑制新增鎢開採産能的增加,將有利於鎢價格的穩定和上揚。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編輯:越翎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