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月起,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20個月高於50%。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的8月份PMI指數為53.1%,比7月回升0.7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製造業經濟現正處於高增長週期。
預示經濟增長高位趨穩
8月份,PMI中上升比較明顯的指數為新訂單指數、採購量指數、積壓訂單指數,達到或超過55%。
研究人員稱,多數企業反映,由於原材料、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流動資金短缺、市場價格不穩定,企業生産經營壓力增大。除此之外,企業反映運輸緊張的問題有所突出。
針對8月份中國製造業PMI調查結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7月份我國工業增長率、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率都出現了小幅回落,與7月份的PMI指數走向一致。表明PMI指數對於經濟走勢有一定預警作用。
張立群稱,由於指數編制時間還不長,這一作用的穩定性還需要繼續觀察。8月份PMI指數回升幅度不大,與經濟運作態勢大體一致。可能預示未來經濟增長高位趨穩。此外也反映企業對今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調控政策,預期漸趨穩定。
産能擴張空間較為寬鬆
由於新訂單與出口訂單持續增長,導致積壓訂單上升。積壓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2個百分點,達到50%的臨界點。
為滿足不斷上升的需求,製造業加快了生産活動,本月生産指數上升0.5個百分點。雖然如此,但製造業從業人員並沒有因此增加,從業人員指數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這表明當前的生産活動擴張並沒有超負荷運轉,製造業産能擴張的空間較為寬鬆。
為應對生産的擴張,企業加大了採購活動。8月份,採購量指數較上月上升2.8個百分點,達到了3個月以來的高點。雖然採購活動活躍,但供應商配送並沒有因此延遲。購進價格指數在連續4個月高於60%的基礎上,雖然有微幅下降,但仍然接近60%的高水準,高居PMI各類指數之首,反映出能源、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一直困擾著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
PMI各項指標(單位 %) 指標調整後指數比上月
生産量 56.0 上升
新訂單 57.3 上升
出口訂單 55.0 下降
積壓訂單 50.0 上升
産成品庫存 44.5 下降
採購量 54.9 上升
進口 49.6 下降
購進價格 59.7 下降
原材料庫存 45.1 下降
從業人員 50.9 下降
供應商配送時間 51.8 上升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越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