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份,我國印染行業生産、銷售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經濟效益進一步得到改善。
生産、銷售以兩位數增長,但增幅減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1~5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印染企業戶數1905家,同比增長15.04%;從業人員45.19萬人,同比增長5.62%;印染布産量165.13億米,同比增長15.57%,但增幅卻有所下降,達到7.13個百分點。5月份單月産量達39.03億米,銷售收入600.86億元,同比增長19.22%,增幅同樣出現下降,達到3.01個百分點;工業總産值637.51億元,同比增長19.29%,增幅也下降了4.04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187.13億元,同比增長3.34%,增幅下降最大,達到17.39個百分點;産銷率則達到97.00%。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開始盈利。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數為63家,實現利潤0.17億元,同比增加2.61%,開始盈利;虧損面達42.86%,高於規模以上企業18.56個百分點;從業人數為2.83萬人,同比下降9.16%,國有企業從業人數佔全行業6.26%;銷售收入24.53億元,同比下降8.19%;工業總産值(現行價)27.02億元,同比減少9.15%;銷售産值26.43億元,同比減少10.20%。出口交貨值為12.66億元,同比減少22.05%。只有産銷率略高於平均值,達到97.80%。
東部沿海5省産量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5月份浙江、江蘇、山東、福建和廣東沿海5省規模以上印染布産量佔全國印染布産量的91.00%,達近幾年最高比例。其中,浙江省産量最多,達到81.06億米,同比增長了10.48%,佔規模以上印染布産量的49.09%。另外,累計超過2億米的省份有江蘇(24.42億米)、山東(15.88億米)、福建(16.27億米)、廣東(12.64億米)、河北(3.88億米)、河南(3.62億米)。在這5個省份中,山東的增幅最高,同比增長達到38.93%。
品質效益提高利潤增幅較大
根據調查,今年上半年,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反映在訂單普遍增加,開工率較高。企業在注重産品品質和新品開發的同時,加強了銷售網路建設和銷售策略,完善了售後服務,杜絕了靠降價來拓展市場的情況,在原材料、能源等價格壓力之下,開闢出了屬於印染業良好發展的新領地。今年1~5月份,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利潤總額為17.88億元,同比增加50.52%,增幅比去年提高了14.56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為2.98%,比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銷售成本547.95億元,同比增加18.58%,佔銷售收入比重的91.19%。成本費用利潤率3.08%,比去年同期增加0.65個百分點。
進出口貿易增幅下降,進口單價遠高於出口單價。據海關統計,今年1~5月份,印染六大類産品進出口總額47.88億美元,同比增長4.50%,增幅下降7.72個百分點;貿易順差21.32億美元,同比增長16.88%,增幅下降21.41個百分點。進口單價比出口單價高出近一半,進口平均單價為1.21美元/米,而我國出口的平均單價只為0.81美元/米,高出49.38%。
進口繼續下降,單價略有增長。1~5月份印染六大類産品進口數量10.96億米,同比下降4.78%,進口金額為13.28億美元,同比下降3.70%;進口平均單價為1.21美元/米,同比增長0.83%。出口繼續增長,價格持平。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5月份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六大類印染産品,一般貿易出口達22.19億米,佔出口總量的51.75%;出口金額18.26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52.77%。而全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中,一般貿易出口則佔到70.74%的比重。
實際完成投資出現較快增長1~5月份印染行業新開工項目數98個,比去年同期減少24個,施工項目數達到181個,同比增加了29個,竣工項目數5個,比去年同期減少8個,實際完成投資291577萬元,同比增加16.64%,實際完成投資額佔計劃投資22.52%。
投資出現增長蘊涵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我國印染業正處在平穩較快的增長階段,企業基礎設施和擴大再生産的需求不斷加大。另一方面,《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指出,印染業以現代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和生物技術等高技術為手段,推行環保、節能、清潔生産印染加工技術,這必將淘汰耗能高、工效低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再者環保壓力加大,也會增加投資。投資形成的生産能力所創造的産品和居民收入,將激活和擴大內銷市場,推動我國印染行業的蓬勃發展。
(來源:中國紡織報)
編輯:越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