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二季度,企業景氣指數高位攀升,企業家信心指數保持平穩,表明企業生産經營在整體上繼續保持較快發展,企業家對未來經濟走勢信心穩定。
企業景氣在高位提升
二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35.9,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4.4和4.2點,達到2004年一季度創下的歷史最好水準,表明企業生産經營在整體上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的態勢。
一、採礦業、資訊傳輸電腦服務和軟體業在景氣高位平穩運作。景氣指數分別為162.6和153.9,分別比一季度提高3.5和0.1點,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製造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産業、社會服務業 企業景氣均有提升,景氣指數分別為134.0、135.2、141.6、127.2、135.0和128.1,比一季度提高6.1、11.0、0.4、8.3、2.0和5.2點,比上年同期提高5.6、6.5、6.6、1.5、8.4和2.1點;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企業景氣指數與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1.3點;只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受油價上漲、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景氣指數明顯下降,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5.8和8.2點。
二、國有企業景氣創下近年最好水準。景氣指數為133.0,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4.6和2.1點;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景氣明顯提升,景氣指數分別為135.3、145.1、133.9和142.4,比一季度提高4.8、5.5、7.6和1.1點,比上年同期提高4.9、3.9、14.0和4.9點;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16.4和118.0,比一季度提高1.3和6.7點,比上年同期下降2.4和7.2點;集體企業景氣指數為110.4,比一季度下降1.1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4點。
三、大中小型企業景氣呈梯次提升。景氣指數分別為155.2、125.6和115.1,比一季度提高5.8、3.8和2.2點,比上年同期提高5.8、4.2和1.4點。
四、東中西部地區企業景氣同步上升。景氣指數分別為138.2、135.7和130.4,比一季度提高4.4、3.2和6.3點;比上年同期提高3.9、4.2和4.8點。
五、國家重點企業、上市公司、鄉鎮企業景氣均有提高。景氣指數分別為154.9、155.7和136.2,比一季度提高10.0、8.1和4.0點,比上年同期提高0.3、4.8和4.0點;國家試點企業集團成員企業景氣指數為147.0,與一季度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7.1點。
六、企業總體運作品質繼續改善,多數分類景氣指數明顯提升,並創下近年新高。
(一)企業生産繼續加快。企業生産景氣指數為131.8,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23.7和3.3點。分行業看,採礦業、製造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生産景氣指數分別為128.5、132.4、152.7和122.6,比一季度提高16.4、22.8、72.3和6.0點,比上年同期提高5.4、3.5、2.9和4.0點;電力燃氣和水的生産和供應業生産景氣指數為137.4,雖然比一季度回升24.7點,但比上年同期下降6.4點。另外,工業設備利用率達到85.5%這一歷史新高,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0.5和0.8個百分點。
(二)企業銷售增長較快。企業銷售景氣指數為129.9,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21.2和7.5點。分行業看,製造業産品銷售景氣指數134.0,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6.1和5.6點;採礦業産品銷售景氣指數162.6,比一季度提高3.5點,與上年同期持平;電力燃氣和水的生産和供應業産品銷售景氣指數為138.5,與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1.3點;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景氣指數為122.4,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0.5和13.0點;房地産業商品房銷售景氣指數為106.1,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2.6和12.1點。
(三)企業訂貨大量增加。企業訂貨景氣指數為124.4,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1.0和6.2點,擺脫六個季度徘徊不前的狀況。其中,製造業産品訂貨景氣指數為129.0,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9.3和9.4點;建築業工程合同景氣指數為133.5,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43.6和7.7點;採礦業産品訂貨景氣指數為123.4,比一季度提高0.7點,比上年同期下降8.2點。
(四)企業盈利水準明顯提升。企業盈利景氣指數為122.3,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4.9和9.0點。分行業看,製造業企業盈利景氣指數為124.0,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7.9和12.6點;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産業、資訊傳輸電腦服務和軟體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盈利景氣指數分別為124.5、121.4、125.4、114.3、127.9和117.9,比一季度提高18.5、25.5、5.8、10.3、6.2和22.7點,比上年同期提高9.9、0.3、18.8、6.8、8.7和6.9點;社會服務業企業盈利景氣指數為111.3,比一季度提高14.9點,但低於上年同期1.2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受油價上調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盈利景氣指數明顯下降並落入不景氣區間。
(五)企業用工需求有所增加。企業用工景氣指數為112.0,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5.1和3.3點。分行業看,多數服務業行業用工增加,其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産業、資訊傳輸電腦服務和軟體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用工景氣指數分別為104.8、107.1、118.7和114.5,比一季度提高3.9、4.3、5.0和8.7點,比上年同期提高6.3、5.7、7.4和5.7點;社會服務業企業用工景氣指數為107.6,與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持平;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用工需求有所下降,景氣指數僅為95.1,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8.5和0.3點。建築業企業用工需求出現明顯回升,用工景氣指數為143.9,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54.4和1.7點。
(六)企業固定資産投資有所提高。企業固定資産投資景氣指數為120.1,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5.2和1.7點。分行業看,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産業、社會服務業、資訊傳輸電腦服務和軟體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固定資産投資景氣指數分別為120.5、141.4、113.7、121.0、109.0、109.5、108.0、119.5和116.1,比一季度提高14.5、29.5、18.4、10.2、6.1、5.3、4.6、14.9和9.3點,比上年同期提高2.1、1.6、4.0、1.7、2.7、2.8、1.6、4.1和0.5點;採礦業企業固定資産投資景氣指數為143.2,比一季度明顯回升41.4點,但低於上年同期水準17.0點。
預計2006年三季度企業景氣指數將與二季度基本持平,高於上年同期,企業生産經營整體上繼續保持較快發展。
企業家信心保持基本穩定
二季度,全國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2.5,比一季度下降0.6點,高於上年同期4.0點。企業家信心指數在一季度高開之後,二季度走勢基本穩定,表明多數企業家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保持一種平穩而且樂觀的態度。
一、多數行業企業家信心變化不大。二季度,製造業、社會服務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29.7和135.3,比一季度上升1.5和1.4點;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38.2和126.9,與一季度基本持平;採礦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産業、資訊傳輸電腦服務和軟體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57.5、130.9、123.5、134.9、132.7和149.7,比一季度下降3.3、1.5、10.3、2.3、2.0和6.1。與上年同期相比,除採礦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資訊傳輸電腦服務和軟體業有所下降外,其他行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均有上升。
二、有限責任公司、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企業家信心基本穩定。二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33.3和139.6,與一季度持平;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和私營企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31.2、115.5、112.5和127.1,比一季度下降3.8、3.5、3.5和2.4點;聯營企業和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29.1和137.0,比一季度上升9.0和1.2點。與上年同期相比,除股份合作企業有所下降外,其他登記註冊類型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均有提升。
三、不同規模企業對宏觀經濟發展的信心差異較大。二季度,大型企業對宏觀經濟發展趨勢比較樂觀,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46.9,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上升3.3和7.2點;中、小型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25.4和116.9,比一季度下降3.0和3.5點,但與上年同期相比,中型企業上升3.4點,小型企業基本持平。
四、東中西部地區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發展信心趨於一致。二季度,東中西部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33.4、133.5和130.1,比一季度下降0.1、1.0和1.0點,但比上年同期上升4.8、2.7和4.3點。
預計2006年三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與二季度基本持平,高於上年三季度水準。
當前企業生産經營中的問題
從二季度調查結果看,企業反映當前生産經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購進價格不斷攀升,企業控製成本壓力加大。今年以來,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居高不下,特別是成品油兩次調價,給企業生産經營造成一定困難。二季度,工業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購進價格、建築業材料購進價格、批發和零售業商品購進價格景氣指數分別為49.0、52.3和70.3,比一季度下降15.3、35.5和13.4點,比上年同期下降5.4、36.8和16.8點。企業購進價格的上漲,加大了企業控製成本的壓力,壓縮了企業盈利空間,部分企業出現較大虧損。二季度,各行業成本(費用)景氣指數均有明顯下降,其中工業生産成本、建築業工程結算成本、批發和零售業經營費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業務成本景氣指數分別為69.1、60.7、80.5和48.9,比一季度下降8.8、34.2、17.5和8.5,比上年同期下降0.4、8.1、11.2和8.4點。特別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盈利水準大幅下滑,二季度企業盈利景氣指數僅為90.4,不僅處於不景氣區間,而且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12.0和15.5點。
二、企業貨款拖欠問題有所加劇。今年前兩個季度,企業貨款拖欠景氣指數分別為105.3和101.3,比上年同期下降1.4和0.6點。特別是建築業貨款拖欠問題較為嚴重,二季度景氣指數僅為78.4,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23.0和1.6點。在調查的66個國民經濟大類行業中,企業貨款拖欠景氣指數比一季度下降的行業有39個,比上年同期下降的行業有24個。
三、部分行業出現招工難現象。二季度,隨著企業生産快速增長,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大量增加,部分行業開始出現用工短缺的現象。據廣東、福建調查總隊反映,一些地區製造業用工短缺現象比較嚴重,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招工的條件一再放寬,但還是招不到足夠的工人,特別是一線技術工人和技術型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來源:國家統計局)
編輯:越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