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按照招標公告,商務部從27日開始,對輸歐十類紡織品配額進行招標。此次招標方式為公開招標,2006年招標數量為中歐紡織品協議量的30%,第一次招標數量為招標總量的60%,凡是具備出口經營資格,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註冊,在2005年1至7月在所投標類別上對全球市場有出口業績的企業,均可通過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進行電子投標,招標委員會採取價格優先的競爭性評標規則。
依據這一標準,具備此次公開招標資格的企業共20047家。從企業類型來看,民營及私人企業約佔半數,達到9783家,其次是三資企業7578家,而國有及參股企業為2686家。從省市分佈來看,廣東企業眾多,達到5854家,佔29%,位居第二、第三位的是浙江、江蘇,分別有2927家和2787家企業。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採取招標的形式是為了建立高效率地使用有限資源的機制,與配額取消前所採取的配額招標形式不會有太大區別。不過,企業參與投標門檻明顯降低,競爭會非常激烈。
據了解,這次招標設定每個類別最低投標量和最低投標價格,並根據企業在2005年1至7月在所投標類別上對全球市場出口金額高低進行分檔,設定相應的最高投標量,相關部門有權將明顯背離正常水準的高價標書作為廢標處理,但沒有公佈最高投標價格。
(來源:消費日報 作者:肖敏)
編輯:越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