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總體規劃》明確提出了"政府宏觀調控、準市場機制運作、現代企業管理和用水戶參與"的體制設置原則。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資分開,按現代企業制度組建南水北調項目法人,項目法人對工程建設、運營、管理、債務償還和資産保值全過程負責。東線一期工程分別組建江蘇水源公司和山東幹線公司:中線一期工程分別組建丹江口水源公司和幹線輸水公司;各有關省市組建地方供水公司。
幹線公司與地方供水公司簽訂供水契約,實行合同管理。地方供水公司再將所購買的南來之水出售給用水戶。水價形成將依據經濟規律南水北調工程將充分體現市場機制在配置稀缺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基堯接受採訪時説,南水北調工程的水價形成機制,將根據工程特點和市場經濟規律要求擬訂方案。
方案的核心內容包括:以成本為基礎,滿足還貸要求,不同輸水距離實行不同水價。實行容量水價(基本水價)和計量水價相結合的"兩部制"水價制度,按地方承諾的多年平均調水量確定每年應交納的容量水費,用於補償工程運作的固定成本,每年按實際用水量交納計量水費,用於補償工程運作的變動成本和收益。另外,還將實行"差別水價、定額用水、超額累進加價"制度。分水口門水價根據"保本、還貸、微利"原則確定,既考慮市場經濟的原則要求,又充分考慮用水戶的承受能力。
定額內居民用水價不高
據介紹,南水北調中線沿線的城市居民等用水戶,在一定額度內支付的實際水價大致在3.2至4.8元/立方米。這個定額就是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擬定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定額,定額之內的水價主要依據供水成本和用戶的承受能力而定。
初步測算表明,中線近期工程投資920億元,如使用45%銀行貸款,55%資本金,按照"保本、微利、還貸"的原則,在水費償還佔工程投資20%貸款(其他由基金償還)的條件下,還貸期沿線各地的水價分別為:河南省平均口門水價為0.27元/立方米,河北省0.59元/立方米。北京市1.20元/立方米,天津市1.19元/立方米。
張基堯表示,在規劃階段按照籌資方案中的資金結構和工程投資、運作成本測算,中線平均水價為0.62元,立方米,到距離最遠的北京口門水價為1.20元應方米。在實施過程中,隨著投資總量的變化及投資結構的調整,通水後的口門水價將會有所變化。
不過,這相當於原水水價。各地還要建設與南水北調相配套工程、供水管網,對南來之水進行必要的處理後,再供應給城市居民或企業。
用水超過定額實行加價在"定額用水、超額累進加價"的價量模式下,居民用水超過定額,則實行加價,而且是累進加價。這就意味著,不節約用水,水資源揮霍越多,付出的成本就會越來越大,甚至有可能達到貴如油的地步。
經濟學家伍新木教授認為.此舉可推動北方地區的水價運作模式改革創新.促使全國各地出現更多的節水型城市、促進全國節水型社會的形成。
(來源:參考消息 作者:楊希偉 姚潤豐)
編輯:越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