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談“穩增長”:初顯成效 財政政策作用更大

時間:2012-06-20 10: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中新網 張龍雲攝

  中新網6月19日電 5月份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房産投資增速均創新低。而據海關統計,1至5月,中國出口總值7744億美元,增長8.7%,低於全年10%的增長目標。中國經濟“穩增長”日益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邀請,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18日做客中新網,就現階段中國經濟下行的真正原因、何時能使經濟復蘇、穩增長究竟該穩什麼、怎麼穩等一系列問題一一作答。  
 
  如何把握宏觀經濟形勢?

  通過用電量判斷經濟形勢最容易

  對於如何判斷宏觀經濟形勢,姚景源向中新網財經頻道指出:“把握什麼最容易把握宏觀經濟呢?就是看用電量,因為你要是生産多少,就要消耗多少電,如果全國用電量上升,就説明經濟增長上去了,用電量降了,經濟增長下行。”

  姚景源表示,看某地的經濟增長如何要看它的用電量。電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不能夠儲存,所以在經濟上增長呢,發電量等於用電量,這個是等式,而發電量又不能夠弄虛作假。“我國去年12月時,一天的用電量和發電量達130億千瓦/時,到今年了1、2月份就降到了120億千瓦/時,用電量一天就掉了10億千瓦/時。”

  此外,他還表示,也可以根據國民經濟中的原材料判斷經濟走勢。他指出,比如説鋼鐵去年6月份的時候,平均每天日産量是200萬噸,到了今年了一二月份降到188萬噸,一天降下來12萬噸。而且鋼材價格也掉得很厲害,到四五月份板材一噸要掉下來450塊錢左右。其中,掉得最厲害的是水泥,日産量降了40%,所以整個經濟在下行。

  世界經濟復蘇形勢如何?

  08年金融危機至今影響世界經濟 建議幫助歐洲度過危機

  對於中國經濟下行的原因,姚景源指出,出口受阻是中國經濟出現下行的原因之一。他認為對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需要反思。“我們對它的長期性認識不夠。2008年、2009年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也走了陰影,但是對它的長期性,一直到現在還影響著世界經濟,這一點我們認識不足。所以現在看整個世界經濟還是一個復蘇緩慢、需求不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狀況。”姚景源在做客中新網時説。

  他認為這是目前的大環境,而世界經濟的狀況直接影響了中國的出口。“去年全國出口總量是18896億美元,把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然後再把這個數除以去年國民生産總值,等於0.25,就是四分之一。也就是説我們現在這麼龐大的國民經濟活動,有四分之一是跟出口相關的。”他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出口不可能不受影響。

  去年國內輿論曾就是否應該援助歐洲度過歐債危機的問題展開廣泛討論。對此,姚景源主張還是要幫助歐洲度過危機。“現在是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已經高度融入世界經濟當中。我們國民經濟四分之一和出口緊密相關,如果現在他們真的爛下去,我們肯定受牽連。”他解釋説。

  如何在國際市場萎縮的情況下“穩外需”?

  穩外需應與出口結構調整相結合 可考慮出口信貸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080.8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出口僅增長4.9%。而在2011年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999.5億美元,增長25.9%。其中出口增長29.9%。一年時間裏,中國出口增長率從29.9%的增速下降至4.9%。

  對此,姚景源向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國際經濟狀況不可能不影響我國的出口情況,而“穩增長”包括穩定外需,穩定外需也十分重要。他説:“我們穩定外需有一些政策。比如要保持我們出口促進政策,要用好出口退稅這個辦法,出口信用保險。”他建議:“我還是主張現在有這麼多外匯儲備,我們考慮一些出口信貸。”

  姚景源認為,雖然穩住外需的任務嚴峻,但還是要做好。他指出,穩定外需不僅要穩定傳統出口市場,還要開拓新市場,要把出口結構調整和穩外需相結合。 

編輯:孟雅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