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大勢
通過降低關稅,進而下調能源資源、日用品等的價格,對於緩解明年國內的通脹壓力,也大有裨益。
新一輪降低進口關稅的大潮正式拉開帷幕。日前,財政部下發通知稱,從2012年元旦開始,對能源資源、戰略新興産業、日用品等在內的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稅率。這是繼今年7月1日將乾果、金屬廢料和未鍛軋鋅等33個稅目納入降稅清單之後,又一次為“擴進口”戰略發力的政策行動。不過,一度被熱議的奢侈品關稅降低,則至今依然毫無實質性進展。
對於此次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五大類産品,多是目前掣肘經濟發展、本土企業不具備優勢的領域。其中,成品油、煤炭、有色金屬等能源資源性産品,以及戰略性新興産業所需的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這兩大類産品最讓中國企業糾結。
由於中國不具備大宗商品的定價權,而且對外依存度非常高,每年需要進口大量高價的能源資源産品。稅率下調,不單單能夠加大進口量,緩解國內日益緊張的能源資源瓶頸,更為主要的是有利於能源市場的健康發展,不至於在“資源為王”的時代,整天鬧油荒、電荒和煤荒。通過加大進口量,改變供給需求的結構關係,盡可能利用市場機制,倒逼畸形的壟斷體制改革的破局。雖然這一過程難以在短期內看到效果,但在關稅不斷降低、進口量急速增加之後,能源資源的合理價格自然能夠逐漸形成。
戰略新興産業更是引領中國經濟下一個十年再輝煌的基礎性行業,坊間對其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的期待日漸濃厚。當下,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國際上正在興起新一輪的技術革命。移動互聯、雲計算等技術在歐美已經趨於成熟,新能源汽車在美國、日本等國家也早已經進入了初步的量産化階段。因為種種原因,中國企業一直創新乏力,至今處於跟蹤模倣階段。這些領域也就成為中國企業的最薄弱環節。加大對這些商品的進口,可以促進中國企業的生産,引進技術之後加以消化吸收再創新。
還有,在本次稅率調整中,涉及到了諸多民生消費的領域,通過降低關稅,從而使得日用品和公共衛生相關産品的進口量增加,價格下降,恰恰吻合了“惠民生、促和諧”的政策基調。護膚品、奶粉等關稅下調,普通消費者自然難以掩飾欣喜之情,甚至有人發出“期待有一天再也不用去香港掃貨”的呼喊。
以奶粉為例,在經歷了三聚氰胺等一系列事件之後,國産奶粉早已聲名狼藉,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設法從國外帶入嬰兒用品,從奶瓶到奶嘴一應俱全。而且在歐美等國,對奶粉産業也有較高的財政補貼,縱使海外購買,性價比也高出不少。所以,降低奶粉稅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消費者在國內消費。既不需要代購,也不需要自己出國,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正宗的優質奶粉。除此以外,也能倒逼國內企業改善産品品質和管理水準。
就大背景而言,此次降低關稅是在入世十年的當口,可理解為中國進一步兌現了當年的承諾,接下來整體關稅水準會繼續不斷走低。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再度強調了積極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的戰略。
而且,雖然目前CPI進入下行通道,但是物價反彈壓力依然巨大。此次通過降低關稅,進而下調能源資源、日用品等的價格,對於緩解明年國內的通脹壓力,也大有裨益——上游能源資源成本降低,PPI勢必繼續下行,而且進口擴大,貿易順差減少,外匯佔款帶來的基礎貨幣被動投放減少。兩頭髮力,通脹壓力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緩解。
□倪金節(財經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