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物價上漲這只“猛虎”為何難馴服
時間:2011-10-14 09:11 來源:人民網
今年以來,我國物價走勢居高不下。有網友甚者認為,“猛虎下山,老百姓尚可以避而遠之;物價上漲,老百姓逃無處逃、躲無處躲,可見物價上漲比猛虎有過之無不及”。
無論是老百姓的期盼,還是中國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希望馴服這只“猛虎”,實現物價穩中有降。但根據國內和國際經濟形勢來判斷,我國面臨著中長期通貨膨脹壓力,我們需要做好與這只“猛虎”較長時期相伴的思想準備。
就國際而言,全球人口增長、城市化推進與全球變暖,推動農産品價格上漲;就國內而言,城鎮化發展以及要素價格改革,形成中長期成本推動壓力。
全球人口增長與氣候變暖推高農産品價格
全球人口增長與城市化推進導致對農産品需求快速增長。據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將從2010年的69億增加到2050年的91億;其中新增人口中有近90%將來自現在的發展中國家。與此同時,全球城市化也在不斷向前推進,2007年全球城市人口第一次超過農村人口。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膨脹、全球城市化的推進以及由此所帶來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結構的變化,都在推動農産品消費需求上升。研究表明,未來50年, 全球對食物和纖維等農産品的需求將成倍增長。
近40年來全球氣候呈現出變暖的總趨勢,氣溫增高增大了地表水的蒸發量,從而加重了糧食作物主産區的乾旱、土地沙化、鹼化以及草原退化。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對農業生産形成新的挑戰。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認為,全球農業GDP會在今後20年由於氣候變暖而下降16%。
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的報告認為,全球變暖可能導致2050年包括玉米、小麥和大米在內的農産品價格比現在上漲三分之二左右。
國內城鎮化進程與要素價格改革帶來雙重壓力
城鎮化是未來中國增長的重要引擎。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城鎮化率要從當前的47%左右提高到51.5%。城鎮化發展形成物價中長期上升的壓力。
城鎮化導致工資成本特別是農業部門工資成本的上升。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2003年至2008年間,非農部門實際工資的年均增速在10%左右,而農業部門的實際工資增速則遠高於10%。這體現出城鎮化帶來的城鄉工資在絕對水準上的趨同,(而在此前,農業部門工資要比非農部門工資低得多),但也反映出未來農産品價格在人工成本推動下不斷上升的壓力。
城鎮化發展將導致糧食成本的中長期上升。中國糧食生産的主要成本包括土地承包費、勞工成本和物資投入成本。以2010年為例,土地成本佔糧食生産總成本的20%;主要農産品畝均人工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稻穀 37.1%,小麥28.0%,玉米39.9%,大豆30.6%,棉花54.8%;物資投入成本佔糧食生産總成本的40%~50%,其中很大一部分如化肥、農用膜、農用機械燃料等,都與石油價格相關。這些成本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有著逐步上升的趨勢。因此,農産品價格上漲也就是可期的。
城鎮化發展還會導致居住成本上升。居住類價格主要包括建房及裝修材料、房租、房屋維修費、物業費、自有住房貸款利息、水電燃氣以及其他與居住有關的服務等的支出。隨著城鎮化推進,居住類價格的各組成部分如房租、房貸成本、水電燃氣等都處於上升趨勢。
我國的要素價格改革也會形成推動成本上升的壓力。中國經濟曾出於趕超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壓低了要素價格,以使中國獲得了較長時間的低成本競爭優勢。隨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我國應逐步糾正原來的價格扭曲,推動要素價格領域的改革。這會使得一系列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資金、資源能源等價格趨於上升,中長期通脹的壓力十分顯著。
比如,隨著勞動年齡人口增幅的逐步下降與勞動力供應的結構性短缺,勞動力價格將逐步攀升;城鎮化的推進導致土地更加稀缺,推動土地價格上漲;人口老齡化來臨使得中國的儲蓄供應逐步減少,這會推動資金成本上升;中國的快速發展加劇了資源能源供應的緊張,原先壓低的資源能源價格將會逐步走高。
防止政策不當引發滯脹風險
雖然從基本面看,我國發生滯脹的可能性很小,但中長期增速下滑與通脹壓力並存的局面值得警惕,特別是注意防止政策不當可能引致的滯脹風險。因此,筆者認為,當前抑制通脹的政策措施應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總需求管理非常必要,維持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不能動搖。在治理通脹上要有決心,不能走走停停,要給公眾可置信的承諾,從而穩定預期,防止出現加速通脹的預期。現在國內市場上有悲觀情緒,認為可能出現滯脹,呼籲放鬆貨幣政策,這恐怕是南轅北轍。因為一個忽緊忽松的政策只會喪失貨幣政策的公信力,讓市場對控制通脹失去信心,從而重蹈美國1970年代的覆轍。一個穩定的、一致性的貨幣政策,有利於錨定百姓的通脹預期,避免滯脹。就中長期看,由於通脹壓力的持續存在,因此,應該維持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並展現出一定的前瞻性和靈活性。
其次,對於要素成本上升要因勢利導,“容忍”相對價格的調整。隨著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各類要素成本出現上升趨勢,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由此形成的通脹壓力不應過度壓制,否則將使要素價格發生扭曲,難以發揮價格信號引導資源配置的作用,達不到結構調整的預期效果。因此,要從根本上抑制物價上漲,需要正確處理好抑通脹與保增長、調結構的關係,對於有效體現資源稀缺程度的要素成本上升只能因勢利導,充分依靠和發揮市場競爭機製作用,對企業的産品、市場、管理等創新形成“倒逼機制”。惟有如此,才能通過提高經濟效率來改善供給,逐步化解成本上升的壓力。而且,從中長期看,讓企業面臨真實的成本壓力,恰恰會抑制過度的投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延擴張,有助於從根本上緩解通脹壓力。
第三,更多采用市場機制而非行政干預的辦法來治理通脹。從西方國家歷史經驗看,價格管制是形成“滯脹”的重要原因。因此,面對當前的高通脹,要更多地採用市場手段來解決。價格干預有很強的負面效應,特別是會在微觀上減弱企業生産的激勵,從而在宏觀上惡化總供給。因此,在抑制通脹壓力時,要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係,促進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的有機結合,以保持經濟增長的持久活力。
第四,僅僅需求管理是不夠的,還要在供給上做文章。一方面,要穩住糧價及相關食品價格;另一方面,面對國內企業利潤水準的下滑,要有意識地減輕企業負擔,防止多重因素交疊(包括勞動力成本提高、資源能源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信貸緊縮以及稅負較重等)導致微觀企業活力減弱和勞動生産率的下滑。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室主任,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編輯: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