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茉楠:人民幣加速升值或將面臨高估風險

時間:2011-06-28 16:0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人民幣重啟匯改一年有餘。一年間,人民幣對美元基準匯率一直處於單邊升值態勢。特別是隨著今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明顯進入“提速期”,人民幣升值預期也越發強烈。今日,經濟學者張茉楠就此問題發表博文指出,“截至目前,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升值5.57%,自2005年以來的累計升值幅度高達25.36%。若未來人民幣繼續加速升值將存在短期內被高估的風險。”同時,文章列舉出可能導致人民幣被高估風險的五類因素。並強調,切不可忽視此些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幅度遠大於均衡匯率升值幅度

  貨幣被低估或高估主要根據實際匯率與均衡匯率的比較。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經貿易加權調速後的實際有效匯率已經升值了21%,而自去年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經比均衡匯率水準高出3.94%,存在高估情況。

  二、經常項目順差佔GDP比重降低 加速升值面臨“超調“風險

  自從2009年以來,中國貿易順差和經常項目順差佔GDP比重已經顯著下降。2009、2010年貿易順差佔GDP比重分別為3.9%和3.0%,未來隨著經常項目順差的比重的進一步降低以及貿易平衡戰略的加快實施,人民幣若進一步加速升值則有“超調”風險。

  三、相對貨幣供給增加導致實際匯率貶值

  2010年我國M2為72.58萬億元,同比增長19.7%,M1餘額為26.66萬億元,同比增長21.2%。與美國同比,分別相當於美國的1.21倍和2.13倍。而同期我國GDP總量約只是美國的1/3。説明我國貨幣支援經濟發展的效率較低,貨幣的內在估值有被高估風險。

  四、市場暫無法衡量由人民幣海外投資需求帶來的貶值壓力

  決定匯率的基礎因素不僅僅包括可交易貨物的需求,還包括市場對國際資本的投資需求。大量居民儲蓄和海外資本“走出去”的意願是人民幣海外投資需求形成的兩大基礎條件。但由於我國資本項目尚不可自由兌換,這部分由人民幣流出帶來的貶值壓力被忽視了。

  五、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速隱藏貶值風險

  今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明顯進入“提速期”。一國通過貨幣國家化雖然能獲得收益,但也需承擔風險和責任,其中一個就是貨幣貶值的壓力。一方面,由於本國貨幣被非居民持有並使用,增加了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性和可控性;另一方面,由於非居民持有和使用本國貨幣,導致境外流通的本幣不斷增加,如果因某種因素導致非居民對本國貨幣信心降低,則非居民必然要將持有的該種貨幣兌換成其他貨幣,這將導致國際貨幣發行國的貨幣貶值風險,進而可能引發輸入型通脹。

  作者介紹:

  張茉楠: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經濟學博士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