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穩價格”需先對抗輸入型通脹

時間:2010-11-02 14:24   來源:新京報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日公佈的10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4.7%,連續第三個月出現回升,反映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趨勢,不過樂觀之餘尚需謹慎,特別是購進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攀升,且在各分類指數中升幅最大,值得警惕。

  購進價格指數大漲使得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的判斷再次得到數據支援。發達國家“二次量寬”和全球貨幣競相貶值的直接後果,是黃金、銅、鋁、石油等大宗商品的新一輪牛市。

  時下,發達經濟體“二次量寬”步伐不斷提速,市場目前廣泛預計美聯儲本週將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日本顯然已經走在了最前面,在10月5日重返零利率後,10月28日公佈了高達35萬億日元的資産購買計劃細則。

  全球貨幣貶值的陰影下,大宗商品的投資價值功能凸顯。況且,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持續增長,更為大宗商品的需求夯實基礎。例如,10月國際原油價格一直穩定在80美元上方。

  因此,預計中國輸入型通脹壓力會愈演愈烈,也將推動10月份CPI再創近兩年來的新高。

  從以往經濟運作經驗來看,國際商品市場的上漲經過四到五個月的傳導,國內企業就立馬會感受到生産成本的壓力,上游的製造型企業的工業品出廠價格隨之會上升。

  此外,硬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會推高國際農産品等軟大宗商品價格。如果説此前國際因素對國內的影響主要還在工業資源品領域的話,那如今隨著國內資源品需求的強勁增長,農産品領域備受牽連的跡象已開始凸顯。2010年國際糧食減産導致國內農産品被熱炒,即是有力證據。

  國內處於中性通脹風險正加大的敏感時刻。在年初政府提出的“保增長,調結構,防通脹”三大任務中,考慮到“調結構”是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隨著“保增長”任務的完成,短期任務就只剩下了防通脹。10月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秋糧收購、穩定物價、樓市調控等四季度7項工作的背後,都隱含著抗通脹的主線。穩價格,無疑將成為第四季度及未來政府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

  輸入型通脹作為一種新型通脹,雖然程度不如2007年嚴重,但是,治理難度顯著加大。國際金融環境的風雲突變,更增添了許多不明朗的色彩。

  鋻於未來輸入型通脹壓力還會不斷增強,政策面有必要提早綢繆,減少輸入型通脹的國內傳導環境。其一,中國的資源價格應全面重估,重構資源價格體系,直到與國際水準接軌。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深化資源性産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的必然選擇;其二,加大治理流動性環境。中國宏觀經濟在面臨重大宏觀調控需要時,更多地運用數量控制的貨幣政策手段,而非利率政策,利率調整更多表現為被動追趕CPI。這種做法一方面阻滯了經濟體制轉軌進程,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宏觀調控的政策成本。與此同時,需要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改變經濟主體的行為機制,理順利率政策的傳導渠道,讓利率真正成為資金供求關係的指示器,引導金融資源合理配置。它還需要央行保持較強的獨立性,能夠自主地制定並實施貨幣政策,降低社會不確定性預期等。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