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繪後危機時代外貿“路線圖”

時間:2010-04-23 10:19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一家製鞋企業的工作人員在3月的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位內清點商品。本報記者 裴鑫/攝

  中國首次明確就中國外貿産業提出有關後危機時代的“發展路線圖”,表明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大變革中扮演更加積極、主動的角色

  在未來十年,中國將推動貨物和服務貿易雙雙實現“倍增”,同時繼續努力推動進出口貿易平衡發展。到2020年鞏固貿易大國地位,到2030年實現由“大”到“強”,初步實現貿易強國目標……金融危機的陰霾似乎正隱約褪去,商務部4月18日在第107屆廣交會上舉行了“全國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報告會”,併發布《後危機時代中國外貿發展戰略研究》。

  這份“官方報告”描繪了未來20的年中國的貿易強國之路。這是中國首次明確就佔據世界出口第一位、進口第二位、總額超過2萬億美元規模的中國外貿産業提出有關後危機時代的“發展路線圖”。

  而發佈該份研究報告的有關專家和官員表示,作為理論“探路”的該份報告,標誌著中國將為應對危機後外貿困局、實現貿易強國啟動一系列深層次的外貿政策和機制體制改革,尋求“後危機時代”華麗轉身。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霍建國説,這份從去年7月開始謀劃的報告,囊括28個子課題,凝聚了包括商務部、財政部、中國社科院在內的“國家級智囊機構”和多所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分量之重不言而喻,這份報告“為中國未來實現外貿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外貿政策全面轉型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

  品質指標是重中之重

  在這張雲集中國政府及科研院所精英之智慧精華而開出的“療方”裏,一張目標明確、步驟清晰的“路線圖”展現在世界眼前:

  最終戰略目標:經20年經營,到2030年,實現由“大”到“強”,初步實現貿易強國目標。

  戰略步驟:第一步,在未來第一個10年,即到2020年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動貿易強國進程;第二步,在第二個10年,即到2030年初步實現貿易強國的目標。

  戰略指標:在這張路線圖裏,包括了數量、品質和評價指標等一個完整體系。

  數量指標:即到2020年,我國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在內的總貿易額將達到5.3萬億美元左右,其中,貨物貿易額約4.3萬億美元,進出口分別佔世界第二和第一位;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將分別達到0.5萬億美元左右,佔世界比例分別約8.7%和8.1%,各居世界第2位。

  品質指標:即擁有一批跨國公司和世界品牌;佔據産品、技術、環境、勞工、社會等標準的國際領先地位;提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和主導權;提升商品定價權或議價權;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不斷改善我國對外貿易條件,形成國際競爭的綜合優勢。

  評價指標分為13個一級指標和41個二級指標,其中包括産品競爭力、每人平均貿易額等指標,並作出了相應的預測。。

  除此之外,報告還指出,為了實現貿易強國目標,未來中國應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總水準,逐步降低或取消對資源、能源、技術裝備的進口關稅。此外,報告認為,中國未來應持續擴大進口,以推動本國經濟結構調整,並改善貿易平衡狀態。

  “擴版”靠轉變外貿增長方式

  出席當天報告會的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員張鵬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累計貿易順差達到1.3萬億美元,現有外匯儲備達到2.4萬億美元,這使得中國面臨著巨大的貿易失衡壓力,擴大進口有利於改變這一不利局面。

  霍建國説,在現有的中國外貿總額度和國際市場總量大背景下,他認為中國每年外貿順差保持在近千億美元的規模比較適宜。

  戰略報告還就全球普遍關心的中國涉外財稅政策、涉外金融政策和外匯管理與匯率政策給出了明確意見。

  報告認為,中國未來應保持出口退稅政策的穩定性,在外匯管理和匯率政策方面,中國將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逐步推進資本項目完全可自由兌換、為這一進程設定明確的時間表。

  實現這塊中國國民經濟重要拼圖“擴版”的最有效路徑,就是該份戰略報告的最大亮點之一:首次確定了貿易強國的具體指標並指明瞭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方向。

  在有關人士看來,這份報告提及的中國外貿産業政策導向值得全球經濟體關注。鍾山説:“中國在世界貿易新格局中進一步鞏固貿易大國,推進貿易強國進程的努力,表明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大變革、大調整中扮演更加積極、主動的角色。”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