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交流新突破
港臺互動交流近來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繼去年底香港貿發局在臺北開設辦事處後,不久前,臺中市市長胡志強又應香港特區政府邀請率領100多人的代表團訪港,參加在這裡舉行的首屆“香港-臺灣城市交流論壇”,一時間,維港之畔,賓客雲集,港臺交流榮景初現。
首屆“香港-臺灣城市交流論壇”在港臺交流歷程中具有開創性意義:這是香港特區政府第一次邀請臺灣一個市的政府率團來港訪問交流,是港臺間第一次以城市對城市的模式舉辦論壇,也是臺中市第一次派出如此大規模的代表團來港訪問。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稱這是一個“突破”,“象徵港臺的交流合作踏上了一個新臺階”。
港臺民間交流歷史悠長,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兩地民間經貿交流、人員往來、文化交流交往、港臺間貿易等顯著增長,臺灣企業在香港的投資從1998年的90億港元增長到2007年的400億港元,雙邊貿易額從1997年的1600億港元增長到2008年的2500億港元。目前,臺灣是香港第四大貿易夥伴。雙方旅客往來也非常頻密,2008年訪港的臺灣旅客達224萬人次,訪台的香港旅客達60多萬人次,比上年增長了10多萬人次。
自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應邀請訪問大陸後,兩岸關係柳暗花明,不斷發生重大、積極的變化。春深日暖,百花自開。作為兩岸關係重要組成部分的港臺關係,也乘著兩岸關係不斷發展的東風,日益升溫。
感受香港善意誠意創意
近兩年來,到訪香港的臺灣各界人士絡繹于途,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中國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桃園縣縣長朱立倫,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王津平,以及臺灣知名學者高希均,知名人士焦仁和等紛紛來港,或推介招商、或學術交流,互動合作層面和範圍不斷擴大。
在近年來公開造訪香港的臺灣政界人士中,胡志強是來港最頻繁的一位。從去年4月底至今,他一年之內已經3次率團到訪香港。第一次是來推介臺中市的旅遊。胡志強説,當時只是試探性的推介活動,效果卻很顯著,到去年底,赴臺灣中部旅遊的香港遊客增加了約兩萬人次。看到臺中市和香港間的互動有很大提升空間,胡志強今年1月又與臺中縣、彰化縣、南投縣的縣長組成陣容更為強大的代表團來港,極力為臺灣中部的特色旅遊做宣傳。
此次來港參加城市交流論壇,胡志強最深的感受是“充分體會到善意、誠意和創意”。他説,在特區政府的精心安排下,這次訪港行程非常順利,短時間內舉行了非常有效率的會議。回到臺灣後,會仔細研究如何把討論的內容轉化成實際成果。
為促進港臺交流,香港特區政府做了大量努力。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説,港臺之間合作空間廣闊,可以“互利共贏”。香港非常看重與臺灣的合作關係,在2008至2009年財政年度中,特區政府特別預留了150萬港元用以促進港臺交流,此外,特區政府還主動邀請臺灣不同界別的人士來港訪問,介紹香港最新發展和落實“一國兩制”的情況。
加強合作提高競爭力
香港推動港臺交流的各項具體措施都在加緊落實。香港貿發局去年底在臺北設立了辦事處,“香港-臺灣商貿發展委員會”正緊鑼密鼓籌備中,以促進兩地工商企業直接交流。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於今年1月1日為臺灣旅客實施兩項便利措施,包括取消30天內只可申請兩次網上快證的限制,以及將網上快證和多次入境許可證持有人在港的逗留期限從14天延長至30天。在此次城市交流論壇舉行當天,入境事務處又宣佈從4月27日起,將實施臺灣居民來港的新安排,進一步為臺灣旅客提供便利。
香港特區政府官員紛紛表示,隨著兩岸關係不斷提升,香港希望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獨特作用,為兩岸關係、特別是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做出貢獻。特區政府將從經貿做起,持續推動港臺之間在文化、城市管理和其他方面的交流活動。
港臺交流的不斷升溫令臺灣各界人士增加了對“一國兩制”方針的了解。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王津平曾專門率團來港考察“一國兩制”。他説,很多參訪團成員在來港之前,對“一國兩制”只有抽象、模糊的概念,但到香港實地參觀訪問後,通過與香港政界、商界、學術界的交流座談,團員們對“一國兩制”的實踐有了全新的認識和具體的感知,這種認識和感知在臺灣很難獲得。
隨著港臺互動的不斷增強,香港社會一度存在的對兩岸“三通”是否會削弱香港仲介地位的疑慮逐漸減少。林瑞麟説,對於兩岸實現“三通”,特區政府非常支援。“三通”能夠為海峽兩岸及港澳經濟的增長帶來新機遇。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只要兩岸企業能相互多投資,經濟發展起來,對香港服務行業的發展必然有好處。
香港是臺灣推動經貿發展的一個重要夥伴。無論香港還是臺灣,僅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在國際上競爭難度很大,只有加強經貿互惠合作,才能共同提高在國際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