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中西和東北地區生産總值佔GDP比重變化 製圖:蔡華偉
涵蓋五省三十市和三個縣(區)中原經濟區規劃發佈
十八大剛剛閉幕,國務院日前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這是繼國家出臺指導意見後,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河南省委省政府近年來探索提出的“兩不三新”發展路子也上升為中原經濟區規劃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即: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路子。
中原經濟區是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為基礎、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地理位置重要,糧食優勢突出,市場潛力巨大,文化底蘊深厚,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規劃明確了中原經濟區的具體範圍,規劃範圍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臺市、邯鄲市,山西省長治市、晉城市、運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陽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鳳臺縣、潘集區,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和泰安市東平縣,區域面積28.9萬平方公里,2011年末總人口1.79億,地區生産總值4.2萬億元。進一步明確了中原經濟區的五大戰略定位: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産和現代農業基地、全國“三化”協調發展示範區、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板塊、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
規劃還就經濟發展、結構調整、資源環境、民生改善等主要指標提出了中原經濟區的發展目標: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到2015年增加到38000元,2020年要增加到60000元;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2015年要比2010年下降16%,2020年要比2010年下降30%左右;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到2020年達到38000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到2020年達到16000元。
規劃提出,到2015年,中原經濟區初步形成發展活力彰顯、崛起態勢強勁的經濟區域。到2020年,建設成為城鄉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生態環境優良、社會和諧文明,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經濟區。糧食生産優勢地位更加穩固,工業化、城鎮化達到或接近全國平均水準,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實現更高水準的“三化”協調發展。(詳細報道見第十版)
西高東低:中西部抬升經濟洼地
本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熊建)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中原經濟區規劃》,這是繼國家出臺指導意見後,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11月29日,第八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在海口開幕,作為十八大勝利召開後的第一個大型區域經貿交流活動,吸引了國內外近萬名政商人士參與;11月26日下午,蘇浙滬兩省一市20多位城市的市(區)長,在江蘇無錫簽署了《長三角市(區)長無錫宣言》,這是長三角地區在現代服務業領域推進一體化進程的首份合作宣言;此前,環渤海16個城市則簽署了區域旅遊發展合作協議。
在東部地區深化區域合作的同時,中西部地區也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發展步伐。前10月,東部地區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8.2%,中部地區增長26%,西部地區增長24.2%,繼續呈現“西高東低”特點。種種趨勢表明,中國經濟版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區域協調發展模式逐步形成,經濟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地處東部地區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對內地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帶動和輻射作用。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東部沿海地區由於經濟外向度高,經濟增速整體放緩,各地紛紛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産業。而受益於産業轉移、政策傾斜等因素,中西部地區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為穩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10年來,國家出臺的區域規劃和相關政策文件超過70個,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目前,東部地區投資佔全國投資的比重出現回落,由2002年的51.9%回落至2011年的41.9%。而2011年中部、西部地區投資佔全國的比重則分別比2002年提高5.5、3.2個百分點。
與之相應的是,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活力大增。2004年至2011年間,中部和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都達到16%以上,均高於東部。從經濟總體看,2011年,中、西部地區的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0.1%、19.2%,分別比2002年提高1.3、2.0個百分點。西、中、東的增速排序,顯示我國經濟增長的“雁陣模型”逐步形成,這為中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記者 羅盤 曲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