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 周銳)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13日發佈,雖然GDP增速仍在回落,但上半年中國經濟運作的各項數據卻不乏亮點。
此間專家指出,諸多跡象都顯示中國經濟正在恢復,並有望自三季度起開始轉暖。但亦有學者提醒,增速回升並不意味著經濟開始復蘇。在實體經濟下行趨勢未得到根本扭轉前,中國穩增長仍得繼續加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當天在發佈會上表示,雖然季度GDP數據創出3年新低,但中國經濟在上半年顯現出緩中趨穩跡象。在他看來,有六方面的亮點尤其值得關注:
夏糧産量創歷史新高。2012年,中國夏糧總産量達到12995萬噸,較2011年增長2.8%;超過1997年12768萬噸的歷史最好水準。
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上半年,中國高新技術産業的增加值增速是12.3%,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長高1.8個百分點。
節能減排取得成效。上半年中國能源消費量增速同比回落。盛來運指出,節能減排的推進正是中國以較低用電增長獲得較高工業增速的原因。
就業總體穩定。雖然近來三一重工裁員的消息傳的沸沸颺颺,但從總體情況看,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在600萬左右,在城市打工6個月以上的外出農民工增長了2.6%。
物價上漲勢頭得到遏制。6月份,內地CPI創29個月新低。業內普遍認為,明顯回落的物價指數為穩增長加力創造了空間。
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相比于工業、消費和投資同比增速的下滑,上半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7%,較上年增加2.1個百分點。
在這些“亮點”之外,報告中亦有不少地方可以找到中國經濟向好的跡象。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在PPI負增長的情況下,6月份固定資産投資出現了13個月內首次反彈,這説明內地經濟已經企穩。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指出,6月份,有兩個信號顯示經濟正在恢復之中。其一是商品房銷售面積在恢復正常,這將帶動建材等銷售的轉好,對物流好轉起促進作用。其二是外匯佔款正增長對國內資金流好轉的幫助。
基於上述資訊,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指出,在內外壓力下,中國經濟在二季度保持了緩慢增長。在就業保持穩定的情況下,中國出臺大規模刺激計劃的可能性較小。
朱海斌預測説,伴隨著前期微調效果的顯現,中國各項實體經濟指標將自8月份起明顯回暖。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認為,中國國內需求三季度有望繼續回暖,但他強調,實體經濟下行趨勢尚未根本扭轉。
對此,范劍平也有著相同的判斷,他表示,即便下半年經濟增速回升也不意味著復蘇的到來。中國在成功建立投資消費國內大迴圈之前,自主增長支撐的復蘇和繁榮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