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變 穩健不等於從緊

時間:2011-01-04 09:0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資料圖片)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資料圖片)

  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型創造六大機遇 既要抑通脹又要防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告別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2010年,人們對2011年的中國經濟充滿期待。2011年,中國經濟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走勢?將面臨哪些考驗?我們該採取哪些對策?就此,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傾聽他們對經濟形勢的分析。

  經濟增長動力仍然存在

  問: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強勁,經濟運作回歸到了正常的增長軌道;同時也面臨著通貨膨脹、熱錢炒作等風險和挑戰,您對中國經濟未來的趨勢有何看法?

  辜勝阻:展望未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結構調整所創造的六大機遇,將支撐我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創造強勁增長動力。

  一是人口城鎮化創造巨大內需,拉動經濟可持續增長。工業化創造供給,城鎮化主要創造需求,未來我國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將會引爆中國巨大的內需,為我國創造巨大消費市場和投資空間。

  二是發展低碳化創造綠色經濟産業革命新機遇。綠色經濟及新能源産業將引發全球第四次産業革命。我國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將為企業創造巨大投資空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是産業高端化會促進企業價值鏈升級。

  四是企業資訊化會大大提升經營效益。

  五是經濟服務化將拓展市場發展新空間。伴隨著每人平均收入水準的提高,我國未來經濟逐漸邁向服務化。以商貿、旅遊等為代表的消費性服務業,以金融、保險、物流等為代表的生産性服務業和以教育、醫療、社保等為代表的公共服務業等,將為企業拓展發展空間。

  六是經營國際化為企業帶來“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重機遇。

  “穩健政策”不等於從緊

  問: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增長有何影響?

  郭田勇: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走向穩健,主要是考慮到經濟已經開始企穩回升,同時通脹問題日益嚴重,貨幣政策需要進行適度的調整,其最大意義在於貨幣政策正式告別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進入後金融危機時代,以保增長為重中之重的危機政策開始讓位於以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為基本要義的常態管理。

  不過,貨幣政策的穩健並不同於從緊的貨幣政策,穩健更多的是相對於今年貨幣政策而言的緊,屬於相對水準,而在絕對水準上,貨幣政策依然需要靈活多變地支援經濟增長。就我國目前而言,雖然存在通貨膨脹壓力,但是經濟並未過熱。

  此外,2011年的貨幣政策存在著一個較難的拿捏度,一方面需要抑制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又不能阻礙經濟的發展。我認為,未來加息工具的運用還存在著較大空間,通過價格型工具的使用方可打開數量型工具作用發揮的空間。

  上行風險大於下行風險

  問:2011年經濟需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巴曙松:2011年中國經濟上行風險大於下行風險,宏觀政策應避免對下行風險的過度反應。明年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是全球流動性寬鬆下的通脹和資産泡沫。因此,宏觀政策的重點應該是防控通脹上升和資産泡沫。通常,政府在評估經濟形勢的時候,習慣把經濟下行的風險估計大一點,而把經濟上行的風險估計少一點,這種傳統思維本身就是風險所在。

  我認為2011年全年的通脹水準會比較高,在4%—5%之間;上半年因為翹尾因素,通脹壓力會大於下半年。

  因此,從目前的趨勢看,如果沒有重大的自然災害,則預計明年全年通脹高點可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貨幣緊縮、加息以及人民幣升值等政策也將主要集中在這一時間窗口。

  辜勝阻:一要處理好房地産調控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既要有效遏制房地産價格過快上漲,又要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減弱經濟增長對房地産的過度依賴。二要處理好收入分配改革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係,既要提高勞動者收入,又要防止短期內企業生産成本增長過快影響企業發展。三要處理好基礎性産品價格改革與物價調控之間的關係,既要利用資源價格改革引導企業節能減排,又要運用財政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物價承受能力。四要處理好人民幣匯率改革與出口企業生存發展之間的關係,既要利用人民幣匯率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又要切實關注出口企業生存狀況,為其提供調整過渡期。五要處理好貨幣政策與其他宏觀調控政策的協調配合,既要積極穩定物價、管理好通脹預期,又要防止經濟出現較大波動。(記者 葉曉楠)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