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進口繼續走強可能性不大 貿易逆差或再現

時間:2010-05-06 11: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市場對3月份我國出現貿易逆差只是曇花一現的觀點現在看有些過於樂觀了。從各方面跡象來看,現在更大的可能是:雖然金額有可能縮小,但是貿易逆差在4月份將可能繼續出現。

  對4月份可能出現貿易逆差的判斷,來自於對該月進出口兩方面的判斷。先説進口。3月份進口數據同比增長66%,參考歷史數據,4月份漲幅仍可能相對較高。不過考慮到今年3月我國鐵礦石、原油、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進口量激增,環比增幅超過往年同期,進口量在4月能否持續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尤其是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3月份兩者進口總額環比達43.5%,創有歷史數據以來新高,遠高於27.3%的歷史同期平均水準,這可能與部分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免稅將在4月26日到期有關。如果這樣,那麼4月份其進口繼續走強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總體預計4月份進口同比增長幅度略低於上月。

  至於出口數據,則可能保持平穩。因為4月出口總量多寡與工作日的多少有一定相關性。當月工作日較上月減少2個,對出口總量有負面影響。這一點也可以由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數據加以印證。進口增速繼續快於出口,將導致逆差再現。

  權威專家也持同樣觀點。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曾對記者表示,預計4、5月份可能還會出現微弱逆差。他説,從1季度情況看,出口市場中新興市場恢復更快,美歐日市場恢復慢于新興經濟體,總體逆差壓力較大。

  如果4月份外貿形勢不容樂觀,那麼全年恐怕也難以期待太多。至少從目前顯示的經濟指標來看,並不能支援今年中國外貿形勢會快速回暖的説法。在最新公佈的4月份製造業PM I指數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僅與上月持平。數據説明,世界經濟走勢以及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可能制約我國出口持續回升。

  近年來,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出現“再工業化”、“産業回歸”思潮,進口替代與出口促進結合的新重商主義盛行,針對中國産品的貿易摩擦日益增多,中國的出口貿易環境不容樂觀。去年中國G D P佔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傾銷佔全球40%左右,反補貼佔全球75%。去年全年,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116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保調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額126億美元。今年僅第一季度,就有10個國家對中國發起19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調查,直接涉及中國出口金額12億美元。除貿易摩擦之外,歐美等主要經濟體消費者信心不穩,刺激政策潛在退出,也使國際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在這種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今年我國出口回升基礎仍顯不穩。

  與之相對的,則是國內經濟快速回暖,內需明顯強于外需,使得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總體上呈現“外冷內熱”的格局。在這一冷一熱的夾擊下,今年凈出口對經濟增長即使不是繼續負貢獻,也不過就能將將轉正。而且從中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逐步走向深入,內需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貿易順差的G D P佔比將持續回落。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