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專營取消惹爭議 發改委:正在制定改革方案

時間:2010-01-11 19:44   來源:羊城晚報

  盛傳發改委在制定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廣東鹽務局稱尚未接到終止專營的通知

  近日,各種關於食鹽將打破專營體制的市場傳言不絕於耳。有媒體報道稱,發改委也傳出了正在制定鹽業體制改革的方案以及支援鹽業流通走向市場化方向的聲音。記者昨日向廣東省鹽務局求證,對方稱尚未接到任何終止食鹽專營的正式通知。

  不過,食鹽將打破專營的消息傳出後,引發了各種猜想:食鹽價格將出現怎樣的變化?食品安全是否能夠得到保障?

  疑問一:

  食鹽價格是降還是升?

  不少支援打破食鹽專營體制的人士認為,打破食鹽專營的體制後,市場上的食鹽零售價格會因引入競爭機制而應聲下降,老百姓是最大的得益者。據了解,根據國家發改委通知,從今年1月1日起,為緩解制鹽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全國食鹽出廠(場)價格(含稅)和食鹽産區批發價格(含稅)每噸提高80元,但市場零售價保持不變。目前在廣東省內市場,500克裝普通加碘食鹽零售價每包為1.30元。

  但也有專家分析,由於全國食鹽産大於銷,因此如果放開食鹽專營,發達城市的食鹽零售價格在放開初期的確有可能下降,但老少邊窮、欠發達地區的食鹽價格會大大飆升。“欠發達邊遠地區由於交通不便,食鹽運輸成本很高。在專營體制下,食鹽採取統一零售價格,如果真正放開,邊遠地區的鹽價肯定遠遠高於發達城市。”哪怕是在發達城市,食鹽最終走向市場競爭之後,價格可能還是會上漲,比如像棉花、糧食等多種産品。

  疑問二:

  食品安全能否保障?

  除了價格之外,食鹽放開最引人關注的還是品質安全問題。對此,一位研究鹽業多年的專家指出,政府實施食鹽專營體制的目的,一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保障百姓的食鹽供應,二是便於對百姓的食鹽安全進行監管。此外,食鹽專營體制還對推動合格碘鹽普及、消除碘缺乏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食鹽行業門檻較低,如果放開專營,不排除一些不法企業或個人見利忘義,將非碘鹽當作碘鹽來賣,甚至用工業鹽以次充好,謀取最大利益。”

  不過,陜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閻濟華認為,食鹽如果取消專營,安全問題可以通過立法、流通等環節來解決。

  疑問三:

  外資會否大舉進入?

  此外,還有分析人士擔心,食鹽放開之後可能會引起外資大舉進入,變成被外企壟斷。廣東鹽業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在去年舉行的世界鹽業大會上,不少國外財團都對中國食鹽專營是否會放開表現出高度關注。“我國已加入WTO,如果食鹽專營放開,意味著同時要對外資開放。”

  有學者在評論中指出,資料顯示,到2005年底在中國已開放的28個重要産業中,外資企業已在21個産業中擁有多數資産控制權。比如目前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以上已被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所控制。外資進入中國水務市場10年,先後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等遍及全國各大地區主要城市的25個水務項目,部分地方的水務市場已是外資的天下。該學者提醒,鹽業改革在打破國內壟斷的同時,要防止被國外企業壟斷,避免造成定價權落入國外企業的手中。

  發改委:改革方案正在制定

  近日,有媒體稱,由國內28家鹽企簽署意見的《全國部分大中型制鹽企業對鹽業體制改革的建議》(簡稱《建議》),已于去年12月上報國家發改委、國家工信部,預計1月上旬將上報國務院。《建議》提出對現有食鹽專營體制進行改革,實行定點生産、特許經營,並透露“2011年食用鹽專營將完全放開”。

  發改委內部一位官員表示,方案的制訂大體框架已經完成,由於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今年將視情況將方案上報國務院批准,鹽業流通走向市場化的方向是確定的。

  這位官員稱,食鹽在中國並不是一個稀缺資源,完全具備放開走市場化的條件。

  中鹽公司:改革應穩妥推進

  中國鹽業總公司食鹽專營部部長董愛民表示,中鹽總公司支援鹽業體制改革穩妥推進。

  董愛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對鹽業體制進行改革,既要保障人民群眾食用合格的碘鹽,建立持續消除碘缺乏病的長效機制,又要加快推進制鹽工業結構調整、産業集中和食鹽流通體系建設,確保鹽行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目前我國鹽的總産能超過7000萬噸,其中食鹽産能超過1000萬噸,而食鹽消費量只有880萬噸左右,産能與産量、消費量之間存在矛盾,行業集中度也比較低,業內普遍認為對食鹽專營體制的改革十分必要。但怎麼改、是否要打破專營成為業內和社會關注的焦點。(記者黃海雲)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