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為期6天的新加坡航空展華麗收官。在這個號稱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航空展上,開幕當天便簽下多項大單,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波音與印尼獅航達成一項230架新機、價值224億美元的飛機採購協議。這是波音有史以來最大一筆訂單,不論是從飛機訂購數量,還是從總價值來看。國際航展歷來就是全球航空業景氣的風向標。在此次航展上,亞洲國家的表現最為搶眼,這是否説明全球航空市場的重心正在轉移呢?
長期以來,全球航空業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美歐市場一直穩居霸主地位。特別是北美市場,無論在客流、物流,還是在盈利、資本市場表現等方面,都讓其他地區望塵莫及。但進入21世紀,這種格局開始發生歷史性變化。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發生在2009年,那一年亞太地區客流量達到6.62億人次,首次超過北美地區,成為全球航空運輸最大市場。自此,亞太市場一路上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稱,2010年,飛往亞太地區航線以及從亞太地區出發、亞太內陸航線的客運量約佔全球航線客運量的33%,而北美和歐洲地區航線的客運量約佔31%。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湯彥麟預測,2011年亞太地區客流量仍然是全球第一。該協會還樂觀預測,到2015年,亞太地區航線的客運量將達到37%,而歐洲和北美客運量則會下降至29%。
與亞太航空市場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美歐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不景氣。美國交通部近日表示,2011年美國航班數量創近10年來歷史新低。繼西班牙航空、匈牙利航空接連停業之後,捷克財政部也計劃出售其國有航空公司捷克航空公司。此外,擁有政府股份的波蘭航空、愛爾蘭航空、葡萄牙航空目前都在尋求私人投資者注資。
全球飛機製造業巨頭空客和波音均將業務向東傾斜,也説明瞭全球航空市場重心東移之勢。空客公司首席執行官恩德斯在新加坡航空展上表示,“空客的業務已向亞洲傾斜,因為我們大多數業務增長點來自亞洲。”去年空客收到1600份訂單,亞洲就貢獻了其中的一半。“到2030年,亞洲旅客佔全球航空旅客的比例將從現在的28%升至33%,歐洲則將從目前的27%降至23%,而美國將從眼前的27%跌至20%。”波音更是不甘落後,把亞太市場作為自己未來20年的主攻方向。
航空業是經濟景氣的風向標。全球航空市場重心東移,也是亞太地區經濟增長強勁的結果。當前,美國經濟復蘇乏力,歐洲深陷債務危機,亞太經濟活力成為世界經濟走出陰影的重要依託,而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更是全球航空業發展的重要支點。湯彥麟説,未來十年內,預計中國每人平均收入水準將達到1.5萬美元,每人平均每年一次的航空旅行將成為可能。在中國實現這一目標後,每年將增加10億人次的航空旅客運輸量。2010—2015年,全球旅客客運總量預計將增加到35.5億人次。在增加的8.77億人次的乘客中,預計有2.12億人次來自中國航線。
當然,全球航空市場的重心遷移,並不絕對意味著航空産業格局的根本變化。未來,亞太地區如何依託市場力量,在制定國際航空市場規則的過程中成為積極有效的參與者,還是一個重大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