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滿月” 全球經濟“余震”持續

時間:2011-04-11 16: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 北京時間3月11日13點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發生芮氏9.0級地震,震中位於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此次地震海嘯造成至少1萬人下落不明,並引發了福島縣核電站爆炸。圖為13日,福島縣爆炸的核電站附近居住的居民被轉移到安全地帶後,幾位老人在看報紙。

  中新網4月11日電 日本東北地區發生芮氏9.0級大地震和海嘯到4月11日已滿1個月。遇難與失蹤者總計超過2.7萬人,逾15萬人過著艱苦的避難生活。雖然日本政府宣佈日本已進入災後重建階段,但地震、海嘯、核泄漏帶來的影響還遠未結束,日本官方至今無法對災難帶來的損失做出完全的統計,地震對日本及全球經濟將産生何種影響?一時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可以看出,此次日本地震將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全球電子産業、汽車業、能源業等領域,對全球經濟影響或將持續。

  震後日本經濟面臨下滑風險 政府擬出臺4萬億復興計劃

  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4月11日表示,地震過後日本經濟面臨強大的下滑壓力,主要是在生産方面。

  日本內閣府4月8日公佈的3月份經濟觀察家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經濟景氣現狀判斷指數較上月下滑20.7點,降至27.7點,創下2000年有統計以來的最大降幅;而顯示兩三個月後經濟走勢的先行指數亦下滑20.6點,降至36.6點。內閣府把對經濟形勢的綜合判斷從"出現恢復動向"下調為"受東日本大地震影響情況急轉為嚴峻"。

  日本政府表示,3月11日地震及海嘯之後首階段公共救濟與重建工作所需的額外預算,可能高達約4萬億日元(合470億美元)較先前的一些預測高出了一倍。據日本內閣府(cabinet office)初步估計,3月11日災難後的總重建成本將達到25萬億日元之多。經濟學家認為,其中,政府必須在未來12個月內找到至少10萬億日元的資金,為部分重建努力提供資金。剩餘部分將由私人部門提供。

  有經濟學家表示,日本政府將很容易動用現有的資金,包括應急儲備等,來支付初期階段的額外預算。但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是,這個全球負債率最高的國家如何找到剩餘幾輪重建工作所需的資金估計至少需要6萬億日元。

  日本金融系統穩定 寬鬆貨幣政策成金融市場“助推器”

  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週一表示,將密切監控3月11日地震和海嘯對日本經濟和金融狀況的影響,但同時稱,此次災害不大可能威脅到日本金融系統的穩定。他表示,鋻於金融機構已努力通過增加資本和內部儲備改善凈值,同時結算系統也一直保持穩定,地震不會威脅到日本整體金融系統的穩定。

  《中國證券報》文章稱,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後一個月,日本央行為穩定金融市場和幫助災區重建,累計推出了總規模120萬億日元的一系列貨幣寬鬆政策。與此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和全球股市進入強勢上漲週期。其中,國際黃金期貨價格4月8日一度摸高至每盎司1476.4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上探每桶113.21美元,刷新過去兩年多來高點。

  文章引用專家觀點稱,雖然日本央行貨幣寬鬆政策並非催生此輪金融市場行情的主要推手,但由於市場普遍預期日本在災後重建過程中,大宗商品和能源需求將會大增,且日本央行將竭力為經濟恢復保持“超寬鬆狀態”,日本貨幣政策實際上已成此輪金融市場衝高的重要“助推器”。

  外匯市場上日元則表現強勁。因為日本災後重建過程將令國際市場上大量日元回流國內,日元需求大增,導致日元匯率出現反彈。11日當天,日元對美元和瑞士法郎匯率分別上漲約1.5%和1%。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日本政府和企業大量回收日元,日元未來行情雖會有所波動,但總體將維持漲勢。

  美國國債受到冷落。當天,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前一交易日的3.37%升至3.40%。原因除了投資者採取獲利回吐操作外,還在於市場擔心日本受地震影響將減少對美國國債的需求。目前,日本是美國國債的第三大持有者。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災後需要大量重建資金,因此可能沒有能力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分析人士認為,對日本經濟來説,短期內,地震、海嘯和核泄漏將對日本生産、消費和投資活動帶來打擊,並嚴重影響金融市場信心。但從中期看,隨著災害的影響逐漸減退,加上災後重建工作逐步展開,日本經濟有望出現反彈。

  地震衝擊全球電子産業 或推高全球通脹

  日本是全球重要的電子産品生産國,也是全球領先的元件廠商主要出口地。此次地震導致震區的工廠、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由於不少生産原材料的工廠都位於震區,日本廠商的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産量受到了明顯影響,而在該領域,日本廠商的地位舉足輕重。大地震與海嘯導致許多製造商關閉工廠或減少産量,電腦晶片製造業幾乎陷入癱瘓,連帶影響全球經濟。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政府的估計説,這樣的連鎖影響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4700億美元的損失。世界首屈一指的硅片製造商信越化學公司(Shin-Etsu Chemical)的福島縣分廠也在地震與海嘯中遭到破壞,被迫暫時關閉。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日本相關的電子資訊企業恢復生産時間一直無法確定,將會對相關市場二、三季度的供應産生嚴重影響。

  波士頓諮詢公司日前發佈報告稱,日本地震及相關事件或導致全球範圍內的通貨膨脹,甚至嚴重損害全球經濟復蘇。

  報告指出,日本可能需要向舉步維艱的全球經濟尋求融資。從最壞的方面看,這場災難可能導致各國的公共債務水準升高、通脹壓力增加,並催生新的金融泡沫,嚴重損害脆弱的全球經濟復蘇。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央行將繼續增加貨幣供應以壓低利率,甚至可能開始推行新一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並購買政府債務。若美國再印鈔,將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擁有大量美元資産的中國再次面臨外匯儲備縮水的風險。

  強震波及全球汽車行業 3月底減産60萬輛

  美國調查公司HIS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日本地震之後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顯現。由於在日本生産的零部件供應陷入停滯,將波及全球範圍內的汽車産量3月底減産60萬輛。

  瑞士信貸週三表示,預計日本3月的工業産值將比2月下降10%。日本受地震海嘯襲擊的北部地區佔全國GDP的7.3%,但與此相關的供應鏈中斷將造成日本整個工業的産品短缺,從而放大對經濟放緩的影響。

  豐田汽車公司日前也宣佈,由於地震災害使零部件供應鏈中斷,4月份,豐田在北美的14家整車和零部件工廠中,12家將停工5天,1家停工1天,只有位於密蘇裏州的一家鋁制部件工廠暫不停工。

  業內專家預計,從地震發生的3月11日到本月25日,豐田在北美的産量預計將減少3.5萬輛以上。去年,豐田在北美生産140萬輛汽車,佔其在美國市場銷量的大約七成。減産將對豐田在美國市場的收益帶來很大影響。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此次日本地震海嘯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是很大。從數據上説,中國從日本進口的汽車整車金額比重佔汽車商品進口金額總額的13%,中國從日本進口的汽車零部件金額比重佔汽車商品進口金額總額的21%;中國出口日本的汽車零部件金額比重佔汽車商品出口金額總額的9%左右。

  地震震動全球新能源格局 或引能源結構洗牌

  在日本發生地震和海嘯後的第三天,日本核電廠又發生了連續性的核能泄漏事故,也引發對核能安全和使用問題的思考。

  《經濟參考報》文章稱,歐美部分投資機構預測,受此次日本核危機影響,歐美國家,將會重新審視核能政策,並很有可能暫緩部分核能項目。目前,德國已經調整了其核能政策,宣佈暫停去年通過的延長核電站運營期限計劃3個月,在此期間,將對所有17座核電站的安全性進行毫無保留的徹底檢查。與此同時,德國巴符州、黑森林州已宣佈關閉部分服役期滿的核電站。

  原子能研究機構世界核能新聞(World Nuclear New s)撰文稱,德國目前核電佔發電量比例的30%左右,而法國的核電發電量比例超過70%。如果日本核危機進一步惡化,導致法國作出核能政策的重大調整,其示範效應可能傳導至歐美其他國家。屆時,將可能沉重打擊核能産業的發展。

  東方證券報告同時預測,出於對核電安全的擔憂,對非石化能源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其中,光伏、風電、水電、生物質發電將被看好。其中,光伏和風電具有安全性高、儲存量豐富、發點品質穩定等特點,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因此,長期來看光伏和風電可能進一步得到各國政府重視,迎來發展良機。

  中國能源網首席資訊官韓曉平在人民網文章中指出,短期內,世界將重新審視能源消費結構及清潔能源比重。但長期看,核能幾乎是各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他説,一方面,全球氣候大會世界各國都信誓旦旦地達成了節能減排目標,傳統石化能源一旦全部回歸,將打亂自身的節奏;另一方面,似乎風能、太陽能乃至潮汐能都是核能很好的替代者,但實際情況是,這些能源既沒有核能來得這麼“給力”,又在成本上耗費很多,技術也不成熟。所以,發展核能仍是全球經濟的大勢所趨,且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不會有根本性改變。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