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門”德銀或成下一個被告時間

時間:2010-04-19 14:28   來源:南方都市報

  德意志銀行,下一個被起訴?

  “其實市場一直都有疑慮,就是華爾街投行在很多産品設計上不夠透明,而且對投資者發售的産品與自身利益存在交叉問題。這次SEC正式提起訴訟,顯然其手中已經掌握充分證據,而且起訴書中言辭鑿鑿,也是美國監管當局第一次正式介入此類案件。”一位香港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海外輿論分析認為,該案將在金融體系內引發連串反應。“既然高盛在房貸CDO産品上欺詐客戶,那麼在其他産品上會不會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此次涉案金額10億美元,對高盛是小問題,但會不會引發遍佈全球客戶大規模訴訟?他們下次看高盛介紹的産品時,會更小心了。”前述投行人士分析稱。

  據《紐約時報》報道,ABACUS是高盛25個類似投資之一。在一週前公佈年報時,高盛還堅決否認“曾將毫無信心的産品賣給投資者”。

  當日下午,高盛分別發佈兩條簡短聲明,辯稱高盛在該産品中損失9000萬美元,“我們不可能故意構建一個令自身損失的産品。”ACA是挑選和構建産品的機構,並投資該産品達9.51億美元,它也與投資者一樣,希望增值收益。另外,“高盛公司從未向ACA做出任何有可能使對方認為保爾森公司持有多頭的表示。”因此高盛認為,資訊披露是全面詳盡的。

  但是這一辯解顯然無法打消SEC繼續深入調查的動力。SEC結構和新産品部門主管蘭奇表示,SEC將繼續在投資銀行範圍內進行調查,並且將針對其他與美國房地産市場相關的複雜金融證券化産品進行調查。

  而實際上,高盛此案的另一主角———被指付費要求高盛涉及此類産品並對其做空的保爾森早在其新書中就明確提到此類交易。書中描述稱保爾森的確會與投行溝通,要求其設計相關的房貸CDO産品,並在成功發售後即對該産品做空。

  “目前大家都在猜下一個會被SEC起訴的是誰?壓力最大的應該是德意志銀行,這是保爾森在新書中提到的除高盛之外的唯一交易對手。”前述香港投行人士表示。

  副總裁托雷:高盛的替罪羊?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高盛事件將在近一段時間內對投資銀行業産生深遠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未來的金融監管立法。

  美國輿論認為,目前SEC提出起訴的時機,很可能影響下周美國參議院對衍生品立法的辯論。在SEC正式起訴高盛之後,美國多家主流媒體即在次日撰文指出,高盛早在9個月之前就已經知道會被指控,但長期以來一直隱瞞此事,並一直試圖通過溝通令自己免於被起訴。

  根據相關報道,美國眾議院已經于去年底通過了一項相關法案,但沒有將中央結算列入“必須執行”的條款。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則在今年1月出臺的草案中主張這一規定。目前的焦點集中在參議院另一個負責監管衍生品的機構———農業委員會的辯論。在他們的草案出臺之前,下周各大銀行將集中游説國會山。

  美國主流政經評論雜誌《大西洋月刊》亦在網站撰文調侃稱,高盛在被SEC起訴之後將不得不直面此事,但仍然有數種可能的解決方式。“SEC的指控是説高盛及其副總裁托雷在投資者和A CA均不知情的情況下故意誤導。但高盛仍然存在可能將責任推卸到ACA、保爾森或托雷身上,如果這些都無法實施,高盛很有可能將會重提'買者自負’論調,將自己的責任推卸掉。”《大西洋月刊》編輯丹尼爾在部落格中如是寫道。

  而在今年2月,SEC與美國富國銀行達成協定,後者同意支付3.81億美元罰款。富國銀行在2007年的多項産品幾乎全部投資按揭貸款支援證券,卻對投資者聲稱其投資組合分散在“多個盈利行業”。

  分析人士認為,最終此案如何判決,仍然存在各種不確定因素。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