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説,2009年全國財政收入預計達到68477億元,增長11.7%。
與預算中8%的增速相比,全國財政收入預計達到11.7%的增速,為我們呈上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如果全國財政收入達到11.7%,不僅説明我們完成了2009年的預算目標,而且超額完成。”接受本報採訪的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告訴記者。
在去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背景下,我國財政收入實現預期目標並不容易。回首去年年初兩位數的財政收入降幅,以及地方本級收入首次下滑,嚴峻的形勢給我國財政收入帶來了巨大壓力。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逐漸好轉,5月全國財政收入首次止跌回升,6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速達到兩位數,前8月全國財政收入累計首現正增長,11月全國財政收入連續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實現預算中的財政收入指標毫無懸念。
從財政收入漂亮反轉的曲線中,我們也看出,這與我國經濟成功實現V形回升相吻合,由此可見,財政收入的增長與經濟的增長息息相關。
白景明告訴記者:“推動我國財政收入增長的因素有四點,一是國家財政預算指標的確定,主要是根據國民經濟增長的預期。2009年我國經濟‘保8’目標完全可以實現,財政收入的增長相應地將會達到預期指標,如果達到11.7%,是超預算指標的。”經濟的回升,是推動我國財政收入增長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
“二是商品價格相對穩定,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滑。”白景明如是分析,財政收入與價格的關係非常密切。2009年原材料價格出現回升,保證財政收入的正常增長。財政收入是流轉稅和所得稅雙主體,價格穩定使流轉稅的增長較快。從我國稅收結構來看,營業稅、增值稅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特別是營業稅增長得比較快。企業所得稅去年基本完成了預期指標。從主體稅種的增長來看,價格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從國際市場來看,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也出現了回升,尤其是國際油價從低谷時期40美元/每桶左右上漲到當前80美元/每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也給國內市場帶來了傳導效應。
“三是我國財政收入的增長,還與我國經濟發展結構的變化有著很大關聯。”白景明認為,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結構發生了變化,包括內蒙古、陜西等相對落後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非常快。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後發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並沒有放慢,同時,原來經濟發展快地區的經濟增長率是相對穩定的。伴隨著區域經濟增長率的變化,財政收入結構也在發生變化,財政收入的結構發生了區域性的轉變。
從財政部公佈的去年1至11月財政收入的數據來看,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比較快,高於中央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而從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率結構上看,很多靠後發地區來支撐。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內蒙古、安徽、江西等的財政收入增速,都超過全國平均增速,前期財政收入規模比較大的省份,包括上海、北京、廣州等相對穩定。白景明説:“我國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增長的潛力在後發地區。”
“四是推動全年財政收入增加因素還包括我國政府加強了財政收入的徵管。”面對財政收入大幅下滑,同時我國為應對金融危機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幅增加財政支出,一減一增,使得加強我國財政收入徵管尤為重要。為此,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了財政收入的徵管工作。
白景明告訴記者:“去年加強了財政收入徵管,包括清理欠稅,加強對非稅收收入的徵管,其中主要是國有資本經營收入。”他認為,2009年我國財政收入中非稅收收入的增長快於稅收收入的增長,非稅收收入的增長高於稅收收入的增長約一倍,這主要是因為加強了非稅收收入的徵管,其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去年入庫大約上千億元。同時,白景明還表示:“非稅收收入當中,行政事業性收費並沒有大幅增長,屬於正常性增長。去年我們還清理了行政性收費,減少了一些收費項目,增長幅度不高。”也就是説,在加強徵管的同時,我國並沒有給企業和個人增加負擔。
在財政“蛋糕”加大的同時,財政支出情況如何呢?謝旭人表示,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預計達到9243億元,比2008年預算增加5038億元。謝旭人還表示,財政赤字在人大批准的預算之內。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示,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以預見,今年加大財政支出仍將會保持下去。謝旭人説,2010年擬安排中央政府公共投資9927億元,比2008年預算增加5722億元,完成兩年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資1.18萬億元的目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保持投資適度增長,重點用於完成在建項目,嚴格控制新上項目。
白景明告訴記者,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今年要保增長和調結構並存,以調結構來促保增長。中央政府公共投資的增加,將促使國民經濟協調穩定的增長。
可以預見,一方面,原來延續下來的公共投資,包括保證災後重建、基礎設施建設,原來開工的滾動性項目應該還會延續;另一方面,促民生的一些政策應該還會延續下去。(記者 龐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