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場舊址改造到維多利亞新地標
1998年7月,香港國際機場由人口密集的九龍城搬遷至大嶼山赤鱲角,啟德這塊位於維多利亞港畔的機場舊址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被定義為“匯集歷史文化、綠茵、體育及旅遊特色”的“嶄新的海濱”。時間一晃14年就過去了,作為香港十大基建項目之一的啟德發展計劃進展如何,又給香港帶來哪些“嶄新”的變化與影響?
締造香港新核心商業區
香港特區旅遊事務專員容偉雄在6月發表的研究報告中透露,特區政府正與上海、新加坡、泰國等地緊密合作,以期在2013年推出包含香港的全新泛亞太郵輪航線。
為了彌補郵輪基礎設施的欠缺,特區政府早于2009年就動工在原啟德機場用地上興建新郵輪碼頭。預計郵輪碼頭大樓及首個泊位將於2013年中期啟用,第二個泊位則于2014年落成,到時足可停泊世界上最大的郵輪。
有人計算,從新碼頭啟用至2023年,每年可為香港帶來15億至26億元(港元,下同)的額外經濟效益,並新增5000至8000個就業機會。
容偉雄介紹説,新郵輪碼頭的位置四通八達,無論去鯉魚門吃海鮮,或到九龍城、黃大仙感受香港傳統味道,都相距不遠。為配合把九龍東打造成中環之外的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建設,港府還計劃興建連接觀塘與九龍灣的單軌列車系統,加上行車天橋及西九新幹線,旅客下船後,既可向東領略繁華的商業文明,亦可西行直達西九龍文化區。
近日在港考察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參觀了郵輪碼頭大樓後高興地表示,啟德發展計劃竣工後將為九龍東地區乃至整個香港增添一個新亮點,併為香港城市建設和旅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為香港錦上添花。
公屋計劃確保民生急需
啟德發展區內的公共房屋發展項目位於舊機場北面停機坪的位置,其中1A區佔地約3.47公頃,將興建6幢住宅大廈,提供約5200個單位;1B區佔地約5.7公頃,將建9幢大廈,提供約8100個單位,預計最快2013年落成。整個公共屋村的人口將達3.3萬。
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近年香港樓價上升,基層市民希望政府加大改善住屋問題的力度、加大公屋供應量,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小小一塊瓦,大大一片天”的香港公屋,應該成為有效解決社會住房保障問題的典範。
啟德公屋計劃可以算作是對普通市民期待的一個有力回應。有評論認為,啟德計劃最值得關注的一個亮點,是考慮在價值連城的商業旺地批出土地興建公屋,港府放棄賣地的巨大收益,優先確保民生急需。
不是所有的聲音都為民生鼓與呼。有人就認為,舊啟德機場臨海地塊屬於市區優質土地,應高價出售,發展房地産項目,以攫取最大收益;不應興建公屋,純屬支出,單純讓中下層居民享用美景。
《香港商報》對此批駁説,這種看法只反映“簡單化的商業觀點和房地産商的利益”,從天水圍公屋到舊啟德機場公屋,正顯示出政府的思維轉變,從回歸前後的“房地産商心態”,轉回至政府應有的“社會發展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