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港人蜂擁北上買保險

時間:2011-09-05 10:15   來源:大洋網

港人赴內地購買保險主要看中的是人民升值預期。本版漫畫:楊兆恩

  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速度再度加快。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佈數據顯示,8月2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6.3883元人民幣。人民幣匯率8月份第二次創下2005年7月匯改後的新高。進入2011年後,人民幣升值幅度約為3.3%。其中,1-7月升幅約為2.3%,而在8月則躍升近1%,升值加速趨勢明顯。

  在人民幣升值加快的背景下,過去內地消費者趕集似地跑到香港買保險的現象卻出現“乾坤大挪移”:港人為套利赴內地買保險的現象開始滋生。精明的香港人已不再滿足於購買內地房産增值保值,而是紛紛北上到深圳等地購買保險。深圳泰康人壽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去年以來,明顯感入境人購買內地保險的數量增多,平均每天有2、3單,多的時候一天都有10幾件保單,而且港人比較偏好躉繳理財型銀保産品,今年以來期繳業務也明顯增多。

   九成港人在銀行買內地保險

  太平人壽深圳分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2008年以來,陸續有香港人在深圳購買保險,每個月購買量不平均,而且購買的保險多為理財儲蓄型的分紅産品,購買渠道也以銀行渠道居多,其主要購買目的是穩定理財,同時獲得分紅收益。泰康人壽深圳分公司業務管理部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港人赴內地買保險集中在深圳,且主要集中在羅湖、福田區靠近口岸的銀行,因購買方便。由於銀保産品相對簡單,短期的銀保産品5年到期後就可拿回本金及收益,因此,香港人到內地買保險九成選擇銀保,極少通過業務員購買。

  友邦深圳分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隨著港深兩地經濟交流日趨增多,部分香港人在內地組織家庭,穿梭港深兩地工作及生活,因此,購買保險也是滿足其相應保障需求的原因之一。香港人在友邦保險深圳分公司購買意外險、健康險及壽險的情況均存在,以意外險及壽險産品居多。

  既然是看重了人民幣升值,港人購買保險會否一擲千金?上述泰康人壽人士則透露,這個不一定,從他們統計的數據來看,港人投保高的有100多萬,而少的也有2萬、3萬,特別是今年以來,期繳帶有返還生存金的保險明顯增多,每年港人繳納的保險也不過1萬-2萬,多的也就5萬-8萬。

  買保險看中人民幣升值預期

  業內人士表示,港人赴內地購買保險主要看中的還是人民升值預期。進入2011年後,人民幣升值幅度約為3.3%。人民幣升值加快,意味著人民幣資産也更加值錢,而以人民幣計價的內地保險有穩定的分紅收益,加起來每年有4%-5%的升值空間,因此,購買內地保險成為港人防止港幣貶值的應對手段之一。

  此外,兩地利差今年再次拉大,也吸引了港人將手中港幣資産換成人民幣資産。據了解,香港匯豐銀行卓越理財人民幣存款50萬元以下一年期存款利率為0.55%,50萬元以上為0.6%。但是,內地今年經過三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升至3.5%。對比下,兩地利差十分明顯。另據業內人士介紹,今年4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調低清算行中銀香港的人民幣結算利率至0.72%,中銀香港也同步調低收取人民幣存款的銀行利率,減幅約0.2%。在減息壓力下,多家香港銀行相繼削減人民幣活期及定期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普遍為0.5%左右。這也使得精明的港人更願意“跑跑腿”穩賺利差。

  保險公司為港人理賠開綠色通道

  據深圳有關媒體公開報道稱,今年3月,中行深圳分行靠近口岸的支行曾召集合作保險公司,就如何開拓中銀香港的客戶赴深買保險展開專題研討。中國銀行深圳分行已與生命人壽、中國人保、泰康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合作。不僅如此,一些內地保險公司還為港人開設“綠色通道”,方便其快速理賠。

  其中,太平人壽深圳分公司還開通了當日付款投保、當日保單生效的銀保服務,港人只需跑一趟,過幾天保單就會寄到香港。該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對於索賠資料齊全、事故責任明確且無問題件的案件,公司基本在在受理理賠申請之日起3-5個工作日結案,最晚不超過10個工作日;對於疑難或索賠資料不齊全案件,公司會積極調查案件真實情況以及協助投保人搜尋資料,在受理理賠申請之日起最晚不超過30個工作日內結案。

  深圳另外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保險公司則表示,目前雖然無法準確提供港人投保的數量,但公司已經注意入境人到內地投保的趨勢,他們也已委託有關機構進行港人投資喜好調查,再根據調查結果對港人投保進行特別服務。

  港人投保受內地法律保護

  相信不少人會有疑慮,香港人過境購買保險對於他們來説,應屬境外保單,其保單是受香港地區法律的保護,還是受內地法律的保護?太平人壽深圳分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香港人在境內買的保險,保單是屬於內地的,受內地法律保護。深圳友邦保險公司則透露,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應適用與保險合同有最密切聯繫的國家或地區的法律。香港人過境購買的保險,簽訂地、履行地和保險公司均為內地,一般來説,應適用內地法律。

  不過,一旦香港人在香港本地遇到意外或疾病進行住院治療,其醫藥費等開銷憑證是否受到內地保險公司承認?上述太平人壽人士告訴記者,如果港人在深圳購買附加有疾病類醫療費用保障的品種,出險後若在香港治療,最終賠付的醫療費用要以同類疾病在深圳治療所花費的金額做參考,所以這點是有區別的,需要特別注意。深圳友邦保險公司人士也提醒,針對醫藥費用補償型的險種,若香港的投保人在香港就醫,其墊付的醫療費用為港幣,由於內地外匯政策的限制,內地保險公司在理賠支付時會根據當時的匯率將賠付款項折算為人民幣,這一點投保人也是需要注意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今年港人買內地保險不屬熱錢

  其實,早在2008年,香港人通過各種關係來內地買保險的現象就已盛行,其中,萬能險、分紅險和投連險這些投資型保險是首選。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當時就斥為“地下保單回流”,併發布調研報告説,2008年上半年廣東保費激增,其中,至少100億是來自香港境外資本購買內地保險所導致的,一旦香港市場轉好,這些資金撤離的話,廣東地區的保費收入立刻就會下降。

  而今,港人再次蜂擁至內地購買保險是否與2008年的情形相倣呢?中山大學保險學系教授申曙光指出,去年以來出現的港人大批購買內地保險與2008年時還有所不同,2008年當時資金量大,保險多以萬能險為主,進出方便,熱錢特徵比較明顯。而今年以來港人購買保險出現特徵是,批次多、時間長、每單資金量並不多,最多也不過100來萬元,最重要的是,購買的險種多以長期穩定收益的分紅險為主,甚至還有期繳的,因此,更多應該理解為港人出於理財需要自發的行為,散單為主,並不屬於國際熱錢。他建議有關部門,應該有一個開放的心態有序的接納這樣的民間資本,而不能一味視同“洪水猛獸”擋在門外。

  泰康人壽深圳分公司業務管理部有關人士也告訴記者,保險公司其實對境外熱錢的流入還是有防範的。根據央行的有關規定,一次性50萬以上的保單就要進行審查,我們會根據被保險人提供的職業、職位,以及年平均收入與保險額度的匹配情況來基本判斷其購買保險的目的,一旦發現有異常,將會報告給央行,嚴重時也會拒保。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