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過程中,賣家提的最多的字樣為“防水”、“防爆”。“貴的保險絲比較好,外面的材質不容易老化,但是燈泡都是一樣的。”當被問及外面材質是什麼材料時,大多數售賣者能説上幾句,但是對於“強光直射有沒有風險”、“有沒有輻射?”等問題,都“含糊”地回答。
【專家分析】
嬰兒在視力發育敏感期,應避免強光直射
“浴霸照明致盲?我們還沒有遇到這樣極端的病例。”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眼科主任劉國華告訴記者,由於沒有具體的臨床數據,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浴霸強光直射,損傷了嬰兒的視網膜。因為浴霸燈光的能量和強度特別高,會産生熱量,而幼兒的眼球視網膜正在發育期,有可能被強光源灼傷。
劉國偉説,0至3歲,這是兒童視力發育敏感期,也是比較脆弱的時期。小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趨光性,會不自覺地追逐光線。除了浴霸,生活中閃光燈、熒光燈、LED屏等很多光源也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浴霸等産品應該有相應的警示,家長也要避免孩子被強光源持續照射。”劉國偉説。為避免來自浴霸的強光損傷,家長可以採取其他取暖方式提高浴室溫度。如果開浴霸給孩子洗澡,應避免強光直射孩子的眼睛。
【相關連結】
警惕生活中的6大“光污染”
在生活中,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要警惕6大“光污染”
1.電腦顯示屏:顯示屏會産生光輻射,長期使用,其刺激性強易使眼睛疲勞和受損傷。
2.紫外線:現代紫外線燈廣泛用作治療和消毒殺菌。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可使人體蛋白質和酶等發生改變,特別是損害青少年晶狀體和視網膜。
3.紅外線:紅外線燈、紅外線烤制器和取暖器等若大面積、長時間作用於人體,同樣會造成類似燒傷的症狀;尤為嚴重的是,遠紅外線産生的大量熱效應可使眼睛發炎。
4.霓虹燈:為城市夜幕增添魅力的霓虹燈,不但給人以眼花繚亂的感覺,而且雜亂變化的視覺還擾亂了人體大腦神經系統,長期照射後會出現眼花、頭昏、失眠和神經衰弱等症狀。
5.視覺污染:各種五光十色的廣告等對人類視覺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及由此産生的精神、心理上的不良影響,還會因“視覺污染”而使人眼花繚亂、情緒煩躁和鬱悶不悅。
6.白亮污染:即過度明亮的光源環境給人體造成的危害,如高層建築的外墻採用的鏡面玻璃,磨光的花崗岩、大理石和鋼化玻璃等,白亮污染不但危害青少年視覺和視力,而且還損害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