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詳解贊助奧運“投入産出比”

時間:2008-08-22 13:46   來源:上海證券報
  根據以往經驗,奧運會對主辦國的經濟發展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它帶來的經濟效益將通過企業體現。在北京奧運會中,贊助企業的投入産出比是外界高度關注的議題之一。日前,相關企業為記者細算一筆“奧運經濟賬”。

    投入“不計成本、不遺餘力”

    “不計成本、不遺餘力”,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公司執行總裁張劍秋用這八個字來概括該企業贊助奧運的投入。雖未拿出具體數字來量化,然而作為奧運會的不同級別贊助商,相應的門檻卻是早已設定的。

    2008北京奧運會共有贊助企業63家,包括國際奧會全球合作夥伴(頂級贊助商)12家。據悉,在北京奧運會中,包括聯想、可口可樂等頂級贊助商每家至少花費6500萬美元才獲得這一資格。另外用於推廣産品及宣傳上的投入甚至還要再多幾倍甚至十幾倍。

    另據了解,包括大眾汽車、中國銀行、中國移動、阿迪達斯等“2008北京奧運會合作夥伴”的贊助門檻近3億元人民幣;伊利、海爾、青島啤酒、恒源祥等“2008北京奧運會贊助商”的起步價為1.3億人民幣;長城葡萄酒、金龍魚等“2008北京奧運會獨家供應商”門檻費4100萬元人民幣;奧康皮具、立白等奧運會普通供應商的入選門檻為1600萬元人民幣。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使得很多中國企業第一次登上全球性的舞臺。對於很多贊助奧運的中國企業來説,“軟硬兼施”是普遍採取的做法。對內改善産品品質、調整産品結構、提高服務水準、提升員工素質等;對外則以奧運會為助力,開展公益活動,樹立企業公民形象。

    産出“最大收穫是品牌提升”

    “為奧運服務的最大收穫是品牌提升。”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董事長李福成總結企業奧運贊助得失時如是説。

    “在參加奧運會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許多運作方略,我們會將這些方略用在未來的品牌推廣中。”恒源祥的品牌中心總監李巍説。對此,廣州立白集團總裁陳凱旋深表贊同:“奧運會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體育盛會和文化盛會,也是企業全面整合資源、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最好平臺。”

    此外,企業通過贊助北京奧運會,使更多消費者更好認知品牌,在世界範圍內增加了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北京奧運會對品牌價值的拉動力同樣不可小視。據世界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統計,成為奧運會贊助商以來,伊利集團的品牌價值連續三年大幅增長,由2005年的136.12億元升至2008年的210.35億元。而中糧酒業董事長曲喆則表示,長城葡萄酒贊助北京奧運會對於“提升民族品牌、提升中國葡萄酒的國際地位具有意義”。

    後奧運在國際化道路上走得更遠

    有人將北京奧運會稱為中國企業的“成人禮”。在奧運會的大舞臺上,中國企業更多被世界認識,同時也更遠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贊助北京奧運,對中國企業來説,是義務和責任、市場與機遇,也成為企業國際化戰略的一部分。

    對於奧運會後贊助企業的發展方向,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杜巍表示,奧運行銷的投入是一個長遠工程,單純利用一次奧運平臺實現盈利可能性不大,企業應該抓住後奧運機會,探索國際化道路。

    “通過贊助奧運會,企業提升了生産標準、産品品質和服務,也擴大了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奧運會的影響會延續下去。在做深、做透中國市場的基礎上,燕京集團未來繼續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不會停止。”李福成説。

    對於北京奧運會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奧運品牌模式》一書作者楊曦淪認為,奧運會不僅給聯想、人保、中石化這些奧運贊助企業帶來了機遇,也為所有立志在世界上創建中國品牌的企業家帶來了機遇。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