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産業的十年改革:成就最搶眼的繁榮

時間:2012-10-31 08:49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華誼兄弟的運作模式成為“娛樂産業化樣本”,被多方借鑒。從2005年到2009年,中國電影産業迎來前所未有的資本浪潮。據統計,4年間,中國電影産業共發生VC/PE投資事件28起,其中已披露投資金額的有26起,金額達2.56億美元,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為985萬美元。

  2002年,中國電影年票房10億;2010年,中國電影年票房100億。

  2010年被稱為中國電影“井噴年”,總産量超過500部。“大片”的定義被重寫,“億”才是計量單位。這一年,27部影片票房過億,比2009年多出11部,其中“3億”影片有4部,《唐山大地震》、《讓子彈飛》、《非誠勿擾2》和《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超級賣座片”的新概念由此而出。

  多年培養下,中國觀眾的觀影規律逐漸明確,擁有長假的“十一檔”和橫跨多個節日的“賀歲檔”成為電影上映的最佳檔期,在此期間,多部大片集中涌現,競爭最為激烈,票房産出能力最高,消費能力最強。

  引進片也刷新了紀錄,50部引進片,40多億票房,10部引進片票房過億,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電影輸入的掘金地。

  娛樂生活的商業價值

  2002年,一部電視劇“攪亂”了國內的電視臺。

  新世紀初,省級衛視上星全部完成,央視一家獨大的局面結束,關於家庭遙控器的爭奪正式開始。2002年,來自臺灣地區的青春偶像劇《流星花園》在各大衛視創造了收視奇跡。

  偶像劇的魅力已無法阻擋,從此,主打美女帥哥和浪漫愛情的偶像劇成為收視法寶,並跟隨著馬鈴薯、優酷等視頻網站的崛起,成為電視劇市場的中流砥柱。

  《流星花園》開啟了大陸電視臺的“八點檔”意識,並使青春偶像劇成為電視劇中數目最多、影響最廣泛、效益最好的劇種,並影響至今。

  2005年10月,“中性美女”李宇春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亞洲英雄”。她被無限度拔高,被稱為華語樂壇最具革命性與指標性的流行歌手,開創中國大陸巨星時代,是“海選”的結果。

  那個夏天,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掀起了全民娛樂狂歡的浪潮,“草根”成就了無限魅力。首先是全民參與,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明星;“造星”的權利激發了觀眾的參與意識,最大的商業價值也由此而來。

  在成功的商業模式運作之下,湖南衛視名聲大噪。據電視調查機構央視索福瑞公佈的資料顯示,2005年,《超級女聲》總決賽期間整體收視率為6.22%,收視份額為17.89%,創下歷史新高。8月26日總決賽冠軍李宇春得到352萬條短信投票,前三名當晚共獲得約900萬條短信投票。

  有人計算過“秀場”背後的名利賬。當年,《超級女聲》冠名贊助廣告費高達2800萬元,短信收入達500萬元,節目廣告總收入達到8000萬元,湖南衛視整體廣告收入也因此翻了番,將近7億元。

  “選秀”瘋狂帶動了整個娛樂産業鏈條的重構。2005年,剛興起的小玩意兒彩鈴成為“粉絲”表達忠誠的戰場,李宇春的一首《我的心裏只有你沒有他》下載量超過千萬次,此後,每一首熱門新彩鈴都會直衝千萬。一年下來,中國移動無線音樂的收入達到30多億元,是前一年的兩倍。

  彩鈴帶來的短暫繁榮還讓飽受盜版之苦的音樂産業開始活躍起來,大批“彩鈴歌手”和“彩鈴公司”出現。

  2007年,全球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百代唱片和百度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中國億萬網際網路用戶提供華語音樂線上服務。從此,網民通過百度MP3搜索服務下載歌曲逐漸“合法”,唱片公司在無奈中進行新的商業嘗試,數字音樂逐漸成為主流。

  這一時期,電視臺競爭也達到白熾化狀態,作為收視率法寶,電視劇在多家電視臺的競爭下水漲船高,費用高企,並且,十幾家電視臺同時播放一部劇的現象屢見不鮮。

  2010年5月,大型史詩電視劇《三國》的出現改寫了電視劇歷史,這部集結了上百名兩岸三地強大演員陣容和1.55億人民幣投資的巨作刷新了電視劇售價紀錄——2.3億。

  10年前,張紀中版《射雕英雄傳》賣出7萬元每集的價格就被驚呼為天價,可到了《三國》,單集價格達到267萬元,更加驚人的是,張紀中版《西遊記》還沒有上映,已經創下了單集300萬元的天價。同樣是張紀中製作的古裝電視劇,10年間,售價漲了40倍。

  “大腕效應”在電視劇市場益發重要,電視劇演員的片酬被業內人士稱為“漲得離譜”,10年前,演員片酬僅佔製作成本的20%~35%,到了2010年,這個數據就已達到60%~70%。一線演員片酬達到30萬每集,是10年前的10倍。有專家分析,電視劇演員片酬的暴漲,跟當下影視公司普遍謀求上市、電視劇投資與産量增大有關。

  為降低成本,並享有獨立版權,電視臺“自製劇”應運而生,成為各大電視臺實力雄厚、品牌明晰、風格獨特的標誌。湖南衛視再次成為領頭軍,掀起自製劇浪潮,《醜女無敵》、《一起來看流星雨》……

  電影、電視劇産業裏熱錢涌動的同時,“演齣劇”也達到巔峰。“演齣劇”是話劇、歌舞劇、戲曲、實景演齣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統稱。在話劇領域,《戀愛中的犀牛》、《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等多個具有強大票房號召力的現代戲劇吸引了多位明星的加入,商業價值不斷創下新高,戲逍堂、麻花劇場等多家民營劇場也得到風投青睞,不斷增強實力。實景演齣劇方面以楊麗萍、張藝謀的“印象”系列為代表,成為一地名片,備受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援。 記者 李妍|北京報道

  (截至本期,本刊“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10年10大産業系列報道已全部刊發。相關報道見:第33期《最年輕的傳奇:網際網路10年紀事》、第34期《最快的車輪:全球共用中國汽車的黃金十年》、第35期《“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中國房地産十年紀實》、第36期《最強勢的擴張:中國銀行業10年涅槃》、第37期《最善變的市場:中國通信業10年紀事》、第38期《最爭氣的孩子:中國家電黃金十年高速成長》、第39期《最“高端”的輝煌:圓了老百姓的坐飛機夢》、第40期《最尖端的支柱: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黃金十年》、第41期《最綠色的躍進:中國新能源産業10年紀事》)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